第438節 戰役背景(第2/2頁)

然而與皇太極同級的三位貝勒,在一開始權利極大,四人一同主持朝政。這期間阿敏和莽古爾泰兩人和皇太極矛盾極深,導致後者一直在試圖鏟除這二人,統一皇權。

這一次奉命守衛大軍後路,其實就是皇太極給阿敏挖的大坑。

因為當初皇太極下令時,是要求阿敏守住這些城池,最次程度也要保住距離喜峰口最近的永平城,以便在明國內陸紮一根釘子進去,下次大軍入關,就輕松多了。

然而這就是搞笑的:後金大軍既然已經全部出關,留下阿敏的部眾和一些心懷叵測的降人,怎麽可能守城?

明軍雖說野戰不行,但是大軍圍城,打這種慢悠悠的城池攻防戰,那八旗兵是肯定沒勝算的。

於是一向桀驁不遜,專橫跋扈的阿敏,毫不在意皇太極的腦殘命令,在孫承宗率領各部同時攻來之時,大搖大擺撤兵出了冷口關。

然後阿敏回去就完蛋了——皇太極乘機利用此事,經議政王大臣會議,給阿敏砸了十六條大罪,其中就有“丟棄永平,殘殺降民”“使惡名揚於天下”之罪。

這個罪名是很合理的。1630年的後金,其實和一鴉初期的英國人很像,雖說和漢人在打仗,但依舊處於一種小心試探的心態中。

皇太極這次入關,不但多次寫信給明朝廷各種忽悠,還假惺惺地招降了多坐城池的官民,有點像本子當年侵華初期的做派……可惜八旗兵口袋裏沒裝糖果。

所以屠永平城這一條,就成了阿敏頭上的黑鍋,最終導致他被圈禁而死,和他生父的下場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