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節 轉移話題(第2/3頁)

“朕要驗銃!”崇禎這時一臉的激動——如果情況真是這樣,那他完全可以“進口”一批火銃裝備給自己放心的部隊,何必低三下四忽悠姓曹的去平虜呢?

“臣遵旨!”曹總兵這時趕忙領旨,然後他當場要來筆墨,手寫了一張紙條,交給太監跑去忠勇伯府帶人來。與此同時,崇禎又命人去禦馬監,通知拿一些給京營裝備的火器來。

明末的崇禎皇帝,再不是之前那些養在深宮裏的金絲雀了。即便是,在經歷過這次的己巳之變後,再不懂行的皇帝也明白了武備的重要性。

要知道崇禎當初可是坐在城頭上,現場經歷了一輪輪紅衣大炮的發射和城下的戰鬥,所以他對明軍的火器絕不陌生。另外,像“一炮糜爛數十裏”這種鬼話,現在也已經忽悠不到皇帝了。這位很清楚明軍制式火器的威力。

沒過多久,人來了。

忠勇伯府來的是一個明人裝束的王府護衛和一杆槍。而禦馬監那邊,則是來了好幾個太監和兵士,還有一些武器和鎧甲。

眼下這種場面忠勇伯已經很熟悉了,所以當他站起身指手畫腳一番後,靶場就建好了。

從亭前開始,隔著魚池,每前進50米左右,都會有一張桌子,上面固定著明軍制式的紮甲和山文甲。

然後射擊演示開始了。

結局是不言而喻的。

站在上風頭的幾個禦馬監兵士,他們手中的鳥銃,三眼銃等武器,不但裝填慢,而且從中射出的子彈,最多只能“摸”到100米處的鐵甲。無法穿透目標不說,命中率也低得可怕——這種粗糙的滑膛槍只有打排槍才能談得上命中率。

接下來是忠勇伯親衛的表演。

只見此人不慌不忙,開始以1分鐘4槍的穩定射速打擊300米處的靶子。隨著一下下扣人心弦的槍聲響起,連續二十槍後,直到槍霧阻擋了視線士兵才停手。

兩個太監抱著靶子氣喘籲籲地跑了過來,跪在崇禎面前,舉起了甲胄:“皇爺,小的數過了,中靶十八彈!”

看到這幅上好的甲胄上那密密麻麻的,透射著背後光線的孔洞,年輕的皇帝站起身,伸出微微有點顫抖的手指,在孔洞邊緣的毛刺上不停摩挲。

良久,崇禎才嘆了一口氣:“不想世間竟有如此神器,看來是祖宗保佑,天不絕我大明啊!”

張冬東聞言暗自撇嘴:這功勞又到祖宗頭上了?祖宗真能保佑您老嗎?

看到皇帝的注意力終於被轉移到火槍上,曹總兵除了吐槽外,也是略略松了口氣:沒有合理解釋的話,他很難讓崇禎釋懷自己回夷州之事,這會影響君臣之間的蜜月關系。

接下來,曹總兵毫不藏私,他不但親自給在場各位分拆講解了步槍結構,然後當著皇帝的面,拆開了紙殼彈,取出了裏面的關鍵物事:火帽。

按照曹總兵的說法,這塊叫做火帽的不起眼的小銅片,才是他之所以要回夷州的原因所在。

因為火帽這種秘法制作的東西,夷州是不能自產的,只能從海東阿拉斯加國的海商手中購買。

火帽不但昂貴,而且產量稀少。因為阿拉斯加國距離遙遠,所以火帽傳到大明的就更少了。就這次來北方勤王,之所以能換到4000顆頭顱,曹總兵其實已經將自己幾年來的火帽存貨都用掉了。

所以曹總兵這趟是必須要回去的——他要親率船隊去印度洋的貿易都市購買火帽。

聽到完曹總兵的說法後,皇帝不置可否。而一旁的周首輔卻連續問出了幾個問題:離了火帽這槍就沒用了?大明能不能仿造?還有,這火帽和槍到底多少錢?

曹總兵這邊先是報出了價格:火帽在印度洋的購價是二兩銀子/個,運到夷州是三兩銀子,運到京城,那至少也要算四兩銀子/個。

在這裏忠勇伯友情提示:想訓練一個合格的槍手,沒有一千發子藥是訓練不出來的。

至於槍,由於夷州的工匠可以自產,所以便宜點:200兩銀子一把。

最後關於仿造一事,曹總兵大方的答應:可以留下10杆槍和100發火帽給皇上拿去仿造。如果大內的能工巧匠能仿造出來,那更好,他以後就不用去印度洋冒風險了。

崇禎聽到這裏,緩緩點了下頭。

一旁周首輔看到皇帝點頭後,則拉下臉怒道:“大明的鳥銃一杆也不過10兩銀子,子藥更是便宜,他從未聞有這樣貴的火銃和子藥,是不是你這廝故意擡價黑了心?”

曹總兵聞言搖頭苦笑道:“大明的鳥銃是便宜,可大明的官兵也被韃子像狗一樣攆著跑。我老曹的鳥銃是貴,可用的是阿拉斯加槍管,所以能打死4000韃子。”

曹總兵最後問道:“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周大人,你該不會連這點淺顯的道理都不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