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節 女俠客

“快快,看這個看這個!”

“唉唉,看那個看那個!”

赤坎大道,十字路口,梅撫西正領著兩個跟班,和其他初到貴地的鄉巴佬一樣站在那裏,左看看右看看,被滿街年輕女人清涼的著裝暈花了眼。

不怪年輕人們驚掉下巴。往日在天津,他們最多看到鄉下粗婆娘露出沾滿泥巴小腿,再就是夏日裏不小心露出的小臂,何曾見過夷州這種異域風情?

雖說他們出營前,已經換上了適合台南氣候的橄欖綠薄款軍裝,和其他走在街上的軍人沒什麽區別,但是就沖三位流著口水的豬哥像,頓時將鄉巴佬屬性暴露無遺。

“乖乖,這大帥轄地的娘們也太……自在了吧?”

“怕是島民遺風?”

號稱見識廣博的梅少爺這會也拿不準情況了。他無法推斷這滿街清涼是繼承了本島原住民的習俗還是曹大帥帶來的風俗。

“好啦,非禮勿視!看看你們兩個,成何體統?”

看了半天美女後,梅少爺好歹也是喝過墨水的,終於想起來非禮勿視了,趕緊帶著跟班走人。

不過走人歸走人,妹子還是要看的。

今天的任務就是逛大街,所以他們一邊在赤坎大道的各種高档商鋪裏轉來轉去,一邊繼續快樂地東張西望。

逛了一上午,梅撫西大包小包滿載而歸。不過這次他感覺上當了——之前在上海港買到的土產,其中有很多都是夷州產的,或者是山寨這裏的。

還是老辦法,將所有貨物都交給了托運部。這一次他在信中詳細描述了這些貨物的產地情況,然後建議老父有空的話,自己親自來夷州看一看,這裏商機很多。

完成采購任務後,梅少爺就帶著跟班去打牙祭了。這次選的是一家吃法新奇的火鍋店,在服務員推薦下,少爺點了番茄,紅油,三鮮,菌湯四宮格,然後又點了一堆涮菜。

穿越眾現在還沒本事用化肥催熟蔬菜,也沒本事做出各種化學調味劑,所以番茄湯是有天然酸味的,三鮮湯底也是天然原料調配出來的。

涮菜中大部分是海鮮,因為這裏海鮮最便宜。來自北方的客人,這一頓吃了包括了龍蝦石斑大黃魚在內的各種海鮮。

鮮辣的味道令第一次吃火鍋的食客大呼過癮,滿頭冒汗胃口大開。年輕人都能吃,所以後來還加了鹿肉,面條和芝麻燒餅等主食。

這也就是梅少爺不差錢了——面條和鍋盔在天津常見,但在台南可就是貴重食材了,因為面粉是從長江以北輾轉運來的,量少價高,一般人吃不起。

……

這裏要說一下台灣小麥。

早先台灣人是不吃面的,千百年來本地人都吃稻米。結果到了那一年大批潰兵湧進來後,首先就有了吃面食的社會條件。然後恰好當時美帝又援助了大批滯銷面粉,所以紅燒牛肉面就是從這個時點開始流行全區域的。

與此同時,台中,台北等地也開啟了種植小麥的歷史——雖說不是全島都能種,但是某些地方是可以種植小麥的,而且產量不低。

這之後由於產業結構問題,導致了台灣地區開始出口高價值水果,消減農田,進口面粉,於是小麥種植一度絕跡。

到了21世紀之後,由於不定期的經濟危機所引發的水果滯銷,本地農民又開始嘗試種植小麥,用來提高糧食自給率。

因為受氣候環境限制,台灣本土僅能在冬季種植高度春播型的小麥品種,所以台南這地方種不了,要在中部和北部有溫度差的土地上種植。

總之,台灣是可以種小麥的,而且種好了產量不低。

不過眼下穿越眾沒辦法種這個。

台中現在是野人瘧疾和原始森林的天下,台北同樣如此而且更糟,一年到頭不停下雨。穿越眾眼下只在台北布局了礦石產業,根本不可能去考慮開荒種小麥——為了兩口面條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所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大夥想吃牛肉面還是只能靠進口面粉。

這也是今年以來穿越眾唯一還在從大明進口的糧食作物:自從大批的紅薯土豆玉米成熟後,這邊已經不從大明買稻米了,省下的空艙位都用來裝了人。

……

吃完火鍋後,梅撫西他們快樂的一天還在繼續。赤坎區現在可不是一天能逛完的,商業街,碼頭,政務大廳,台江觀景遊艇,還有晚上最熱鬧的彩燈夜市,令初來乍到的明人流連忘返,大呼不虛此行。

第二天一早,梅撫西又跑去窯區看工廠。

之前在北方的時候,他就從不同渠道聽過很多遍關於工廠的籠統描述。說話者當時總是夾雜著一些感嘆詞,有那麽一股“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味道在裏面。

今天終於到地頭了,那還不趕緊去見識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