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節 官邸會議(一)(第2/2頁)

這之後,朝野經過一番和後金的戰略拉鋸,築堡派漸漸又占據了上風。天啟年間,時任遼東巡撫的袁崇煥,在寧錦之戰後便下令關寧軍前出,試圖再次恢復被後金軍拆毀掉的大小淩河二城。

原因很簡單:大淩河堡太過重要,無論優勢劣勢,不得不爭。

明軍若要固遼,就必修大淩河城,而後金要想攻明,也必拆此城。所以早在袁崇煥督遼時代,明金雙方對大小淩河二城的爭奪就非常激烈。

然而事情不是那麽簡單的。

後金攻打寧錦,屬於遠離後方作戰,其戰鬥力和後勤補給能力都受到了限制。這也是寧錦之戰,後金軍隊最終從錦州一線撤退的原因所在。

而在大淩河一帶作戰,後金部隊的後勤補給路線大大縮短,戰鬥力相應增強。

與之相對的是,明國的烏龜流到了大淩河堡一線,就已經修到了臨界點,邊際效應縮減。雙方在這一帶交戰,誰也不沾光。考慮到後金軍的野戰優勢,明國方面甚至是吃虧的。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明軍前後兩度搶修大淩河堡,最終都是無功而返,大淩河堡一再被後金拆毀……既然是咽喉要地,那麽對於敵我雙方來講,同樣都是高度關注之所在。後金是不會允許能對自家產生巨大威脅的大淩河堡被修建起來的。

時間繼續不停移動,到了1631年8月這個時間點,位於大淩河畔的大淩河堡,又再一次成為了明金兩國前線交鋒的勝負手。

這事還得從去歲的後金大軍入關說起。

歷史上後金初次入關,可以說是獲得了巨大成功。這之後,遭受了巨大損失的明國,隨後組織了反擊。

如何反擊?還是在關外搶修大淩河堡。

原本歷史上,後金軍退出關外後不久,崇禎帝便再次委任年屆古稀的老臣孫承宗督師關外軍務,按既定方針,派遣盤踞在錦州的關寧軍主力第三次搶築大淩河堡。

面對明軍的重築,皇太極當然不能坐視。隨後,皇太極征調包括蒙古兵在內的5萬大軍,於1631年8月24日從沈陽出發,分兵兩路,直撲正在搶修中的大淩河堡。

由於大淩河距離沈陽路程較短,所以短短7天時間過後,後金兩路大軍便於9月1日匯合在了大淩河堡門前。

剛剛從明國搶了一票,後勤充足的後金軍,這次一改往日強攻態度,對倉促搶修的大淩河堡進行了長期圍困。

這之後,皇太極采取圍點打援戰術,先後消滅了4波次,數量總記10萬以上的明軍增援部隊。

而主持搶修大淩河堡的祖大壽部,則被活生生圍困了三個月。最終,在吃光了城內2萬軍民後,榮獲“食人魔”稱號的祖大壽,於11月21日帶著殘部1萬人出城投降。

10天後的1631年12月1日,大淩河戰役結束。

……

當王曉輝放下手中教鞭後,坐在大會議室的穿越者們也紛紛轉過身,正襟危坐,回到了開會時應有的姿態。

下一刻,坐在長桌端頭的夏先澤說話了:“聽完,那就都說說吧,暢所欲言。今天已經是8月份了,有關於東北大淩河的局面,咱們這邊該如何應對。”

夏先澤話音剛落,空曠的會議室中就冒出一聲呵呵:“還應對什麽,看戲不就完了。”

大家轉頭一看,發話的是另一位身穿白色軍服的穿越者:海軍第一艦隊司令官,穆龍城。

在穿越眾裏算是個老帥哥的穆龍城,此刻雙手擱在腦後,身體後靠,臉上帶著看破世情的微笑……就差雙腳擱在桌上了:“關寧軍和皇太極在關外互撕,順便賠上了山海關方向的明國野戰軍團,這不是好事嗎?還應對什麽。”

說到這裏,看到場面依然寂靜,穆龍城搖搖頭把話挑明了:“都別裝了,一個個好像真在憂國憂民,看你們那股子得意勁……真要想幹涉的話,早幹嘛去了?今天已經是8月1號,祖大壽那邊都已經開始修城墻了,幹涉,靠什麽幹涉?來得及嗎?”

聽到穆龍城越說越不像話,陸軍司令韓小波這邊幹咳一聲後,打斷了某人的發言:“雖說咱們在大淩河這件事上可以坐山觀虎鬥,但也不是不能幹涉。陸軍目前在天津部署有半個營300名正規騎兵,以及200名訓練兵。”

“皇太極這次是在家門口帶著5萬小弟,你那300騎兵有什麽用?”

“打打遊擊,騷擾一下還是可以的。”

穆龍城聞言翻了個白眼,不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