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節 鄭和島(第2/2頁)

這其中位於城南,順著湄公河岸延伸的碼頭區,是目前的重點基建項目。

在未來,河岸兩旁會出現一連串的碼頭和倉庫。一個大型的稻米交易市場會出現在這裏。

無論是本地產的稻米,還是來自暹羅、印度,乃至印度尼西亞荷蘭人地盤的稻米,未來都會在這個市場內交易。

然而今天的主題並不是稻米市場。

就在城外的碼頭區,戰船雲集,士兵景從。南洋總督府的所有大佬,此刻都聚集在碼頭上,正在給一支探險船隊送行。

船隊由三艘先進的淺吃水型蒸汽運輸船和一艘黃埔級巡洋艦構成,指揮官是南洋艦隊司令沙正明本人。

船隊的貨倉裏,不但塞滿了各種補給物資和建築材料,另外還搭載了200名開拓軍士卒。從碼頭上就能看到,船隊的吃水線壓得很深,屬於重載船隊。

這支探險船隊意義重大。

穿越眾第一次實質性的,將手伸向了幾種南洋出產的戰略資源:橡膠、鎳鉻礦,以及石油。

自1627年首批穿越者來到本位面,匆匆然已經過去了7年時間。

7年籌措,7年準備。時至今日,穿越者們實在是等不住了。對黃包車輪胎和不銹鋼的渴求壓倒了一切。

於是,新出爐的大燕國,不惜采用風險巨大的“蛙跳”戰略,不惜在身後留下越南這樣一個巨大的不安定因素,也要在遠離本土的西貢建立基地。

一切都是為了今天……僅僅在占領西貢2個月後,連地皮還沒有踩熟,探險船隊就不顧一切要出發了。

“老沙,這一路上海況復雜,千萬小心。”

緊緊握著沙正明的雙手,前來送行的邵強邵總督一再叮囑。

“呵呵,沒事的。”沙正明身高體闊,面上也是一副讓人放心的模樣:“有雷達和聲呐還怕什麽,話說這些設備也是讓那幾位出血了啊,都是虎口拔牙,現場進口的。”

沙正明的笑話貌似令嚴肅的送行場面一松,大家紛紛附和著笑了起來。

然而笑聲掩蓋不住知情人士眼中的擔憂:探險船隊此行的目的地,海況陌生,地形復雜,光外圍就有幾千個零散島嶼礁石環繞。在十七世紀的原始環境下,還有無數暗礁在海面下林立,此去兇險異常。

那麽倉促起航的探險隊,此行目的地到底是哪裏呢?

答案是“鄭和島”。

在後世,鄭和島被稱為巴拉望島。

這是一個長條型島嶼,位於菲律賓西南方,和西貢隔海相對,兩地之間的海程有1000多公裏。

在西貢和鄭和島之間的這一片海域,就是後世國人耳熟能詳的南海。海域中有著另一處人們熟悉的地名:南沙群島。

前文說過,包括鄭和島在內的菲律賓所有島嶼,過去存在的眾多古國都是華商所建,一直是中國的屬國。歷史上並不存在菲律賓這個國家,這一塊殖民地,二戰後才從美國手中乞求到了獨立,代表不了“正朔”。

中國自古以來就享有南海周邊眾多古國的宗主權。而在後世,自從菲律賓擅自把中國南海改為“西菲律賓海”之後,在中國民間把巴拉望島稱為“鄭和島”的呼聲也日益強烈。

這也是內閣在探險船隊出發前,專門給南洋總督府發電報確定“鄭和島”這個地名的原因。

事實上,在之前內閣和工業部門、農業部門的聯席會議中,有關於南洋開發的大戰略,第一站並不是鄭和島,而是位於馬尼拉北方的呂宋島。

可是計劃不如變化。

誰也沒料到,南下團隊操作手段高超,一系列連消帶打的騷操作,最終裹挾了一幹越南土著打開了湄公河平原的大門。

這樣一來,遠在廣東的大燕國高層猛然發現,位於鄭和島最西端的鎳鉻礦區,以及當地的熱帶地理環境,赫然成為了眼下最合適的綜合開發試點地段。

當然了,這一切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穿越者一朝占據了湄公河平原。

稻米才是南下各種大規模行動的基礎原動力。

對於日益緊張的大明局勢來說,不需要廣東再輸血,自身還能養活大批移民,順帶往北方輸送稻米的湄公河平原,完全可以承擔起戰略支撐點的作用。

這也是鄭和島最終取代呂宋,成為首個南洋試驗開發據點的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