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2/2頁)

迫於壓力,十三家七十二營農民軍領袖,於五月初齊聚河南滎陽縣,共商對敵之策,史稱“滎陽大會”。

在滎陽大會上,時默默無聞,為高迎祥部將的李自成,一語驚人:“一夫猶奮,況十萬眾乎!官兵無能為也。宜分兵定所向,利鈍聽之天。”

這個“分兵定向、四路攻戰”的應對方案,最終得到了十三家領袖的贊同,之後眾人遂依計行事。

初次跳上明末舞台的李自成,自此次大會起,鋒芒初露,脫穎而出。

也就是這次滎陽大會開始,明末農民起義運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當然了,在周乙得到的情報中,不會有關於李自成和滎陽大會的各種歷史意義總結……他只知道,這個時間點,在五月底之前,李自成部是駐紮在滎陽附近就可以了。

所以他篤定告訴田大:李闖將的位置,他知道。

和田大計較定後,周乙又去了馬棚。

後院一處單獨的馬棚裏,幾匹骨架高大的蒙古馬正嚼著黑豆。蒙古馬耐遠行耐粗飼,是事前在漢口鎮的馬販子手中高價收購的。

檢查完馬匹,周乙最後回屋,收拾好了自己的諸般行李。這其中,最最重要的,是一部15瓦的軍用袖珍野戰電台。

……

一應準備工作完畢,次日淩晨,周乙一行五人踏馬北上。

五人組除了周乙外,還有兩個精幹特工,再就是田大二人。他們這個組,五人七馬,沿官道一路北上,目的地是鄭州——鄭州以西五十裏便是滎陽縣,這個時代歸於開封府管轄。

至於留在後方的糧車隊,現在反而不急了。過後幾日,修整完畢,糧車隊會以鄭州為目標平穩出發。

按照估算,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不用等糧車隊運動到遙遠的鄭州,就會有闖軍在半道接受糧草……反正雙方之間有電報聯系,信陽至鄭州之間任何一處地點都可以交割。

和之前在車隊時不同。周乙他們這次上路,人人勁裝,刀劍齊備,殺氣側漏,標準江湖豪客形象。

他們每天日行夜伏,主要沿著官道北行。一路行來,五人組不進城池,只在沿途驛站和鄉鎮打尖歇馬。

在北方地區長途跋涉騎馬趕路,尤其是現如今社會秩序正在崩壞的河南一地,說實話周乙還是第一次。而這裏就看出田大的老練了。路上在哪家食肆打尖,晚上在哪個鎮子過夜,田大這種老江湖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五個一看就不好惹的江湖客,本身就是一股相當精銳的力量。對於沿途宵小來說,這股力量雖說有好馬,有油水,但太過生硬,不劃算打主意。而對於大股勢力來說,這隊人來去如風,卻根本不給他們反應時間。

為了節省馬力,周乙他們大致是以每天百裏的勻速度行進的。這樣花了五天時間,五人組大致沿著駐馬店、漯河、許昌、這條直線,跑過400裏官道,來到了新鄭左近。

周乙原本以為,這種似危實安的行路旅程,會一直持續到目的地。不想在新鄭,卻遇到了一段小插曲。

傍晚,新鄭縣北,五裏鋪。

剛剛在驛站吃喝完,欲待去前邊鎮子過夜的五人組,被一隊騎兵攔在了半路。

通常這種情況,周乙是不怵的。他手上不但有各級衙門開出的路引,還有武昌巡撫衙門給河南令尹的私信和公文。

有這些文件在手的周乙,可以隨時變換身份應對官府盤查。他們一路上在各處關卡暢通無阻,這些文件起了關鍵作用。

然而今天不行了。

擋住去路的這隊騎兵,根本不鳥周乙亮出的公文。隨即,這些人亮明旗號,乃是新進從陜西調來的總兵賀人龍麾下,中軍哨探。

看到對方眼中貪婪的眼神,以及要求周乙他們“下馬去新鄭大營查驗身份”的要求,周乙和田大對視一眼後,互相微微點了點頭。

下一刻,田大兄弟抽刀打馬,呼喝聲中,毫不猶豫地沖向了對面人數多達九人的陜西邊兵。

而周乙,則在已經落山的夕光中,沉身勒馬,揚臂打出了一串迅如雷火的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