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仙道之宗,周易之變(第3/3頁)

元皇:“你是玉清修士,但不是我們這種修士。”

“我們在修持玉清之道,仰仗元始之形,或者追溯,或者證明,自己乃一道亦或是元始之道的源流,若能成功,則為得道,也就是成為真正元始,在道之一之前。”

“而你,也是‘玉清修士’,只不過你是……你應該是……”

“玉清!”

古先生:“很好的理解了我的話。”

“玉清修士,自古以來並不只是十三個人。”

“但是‘玉清’修士,只有十三個位。事實上,你們直至如今,還沒有成為‘玉清本身’,所以你們,理解不了我的境界。”

“而有我存在。”

“過去未來,也不會再有任何人可以修成‘玉清’!我就是那玉清境,就差元始的尊位。”

在過去的世間,玉清,曾經指代——“仙道!”

……

光陰洪流逆轉。

神明台上,一道巨大的殘破身影在金色光明之中映照出來,缺失了半張臉孔與半邊的身軀。

“半身被毀,皇天破碎,源流變更,以至於儒教絕滅。”

“我需要,再重新……”

“源流可爭,眾生絕滅與否,可重頭再來。”

昭明的余下半身開始解體,隨著他的解體,在遙遠過去之中,在被迷霧包裹的漢代,那些只剩下歷史之影的天心境大儒們,他們的身軀與存在,那靈性與根源,都開始變得清晰起來。

而昭明的身下,一個巨大的陣盤在轉動,那就是儒家的第三道無上法門——易。

周易,象征著無窮變化,為儒教六經之首!

易道廣大,無所不包,無所不備,周而復始。

過去即未來。

既然所有未來都被古先生鎖死,那就再衍周易。

重鑄未來!

“你同化了我,殊不知,你若一旦使用青史,便也打上我儒教的烙印,揮之不去,我也可以借你只軀,重衍半身。自古以來,不論儒教是戰是走,是勝是敗,也從沒有任何一個教派,任何一個天神,任何一個君王,任何一個稱尊做祖的強者,乃至於任何一個朝代,能完全滅絕儒教。”

三教之中,具備強大同化能力的,其實恰恰是儒教而非道教,道教具有強大的排外性,所以以“孤”為傲。

不論是勝是敗。

等到光陰流轉,一切成為過眼雲煙,只有儒教依舊強大,存在於下個王朝之中。昭明承認自己遠不如古先生強大,但古先生也不能完全消滅他。

大象天龍,有震地翻天之力,其身上尚有蠅蟲之屬。

周易之變,隨世而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