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永寧寺

高澄的熱情並沒有出乎崔暹預料,一切都有跡可循。

崔暹早就聽說高澄曾與叔父高琛爭奪自己,而這次又趁機向高歡討要,說得上是處心積慮了。

這樣的重視讓崔暹百感交集,高家父子如此信重,這份恩情怎樣才能償還呀。

崔暹當即為高澄引見自己家眷,待看到崔暹之妻李氏,高澄深深瞧了李氏脖頸一眼,這才移開了目光。

倒不是看上了這個婦人,對於愛才的小高王來說,崔暹這樣的能臣才是真正的絕色,他只是想起了李氏的下場。

崔暹死後,高洋前往崔府憑吊,詢問李氏是否想念崔暹,李氏回答甚為想念,高洋為了成全李氏與崔暹相見,在靈堂一刀砍下她的首級,扔出墻外。

先後與崔暹家眷見禮,高澄瞥了一眼段韶,他終於記起一件事來。

段韶納妾時,從不叫上自己觀禮,這哪是表哥能做出來的事情。

高澄讓崔暹暫回馬車,自己騎馬與段韶並行。

“孝先納妾,為何從不邀我觀禮?”

高澄抱怨道。

段韶卻一臉無辜的敷衍道:

“妻老妾醜,唯恐汙了子惠的眼睛。”

“你分明是聽了旁人的汙蔑,你我相識許久,我是什麽樣的人,難道孝先一點也沒感覺到嗎!”

看到高澄似乎真的生氣了,段韶只好笑道:

“下次,下次一定為子惠引見家眷。”

高澄這才放過了他,一行人行至渤海王府,高澄放了段韶回去與妻妾溫存,又讓府中管事帶崔暹家眷前往早已購置的宅院安置。

自己則與崔暹把臂同行,邁入府中。

廂房內,高澄與崔暹對坐,他一臉愁容道:

“澄在洛陽輔政,職責緊要,幕府僚屬或被父王招至晉陽,或外放州郡任職,少有助力,澄聽聞季倫有識人之能,還請季倫為我舉賢。”

崔暹在密信中已經知道高澄求賢的打算,一路南下,他早就思量好了人選,當即回答道:

“自古舉賢不避親,暹有一族親,名喚崔昂,出自博陵崔氏第二房,其人少好章句,頗綜文詞,及至年長,為人端直,沉深有志略,暹當為世子舉薦。”

原主麾下三崔之一的崔昂,高澄當然知道,當初早在信都時便拋去過橄欖枝,奈何崔昂以閉門讀書為由,婉拒了他。

那時候高歡僅三萬步騎,而爾朱氏二十余萬大軍,且剛剛平定劉靈助之亂,聲勢正盛,旁人猶豫也是可以理解,因此,高澄並不記恨這段往事。

但相比較當時年僅十七歲,接到書信就義無反顧來投奔他的崔季舒,高下立判。

高澄把其中淵源告訴崔暹後,說道:

“還請季倫為我再寄書信一封,招崔昂入洛陽輔佐。”

崔暹答應下來,誇贊道:

“若知世子求賢之心懇切,四方賢士必然爭相來投。”

高澄卻擺手道:

“實是因澄年幼,多需賢士輔佐,還請季倫繼續為我舉賢。”

崔暹於是又道:

“河間鄚(河北任丘)人邢邵,以文采揚名北地,其人才思敏捷,博聞強記,曾翻看《漢書》,僅五日,就能背誦全篇八十萬字,此人才高卻不自傲,可為世子府僚,主管機密文書。”

高澄大為吃驚,五天背誦八十萬字,如果不是作偽,這記憶力堪稱過目不忘。

用來管理機密文書確實是最佳人選,若有征詢,無需翻找,隨口就能回答。

高澄執筆,在廂房的屏風上寫下邢邵的名字。

屏風上面寫了許多名字,排在首位的便是崔暹,甚至陳元康、楊愔、崔季舒這些人都在他的後頭。

崔暹的目光終於被吸引到了屏風上,他神色有幾分激動。

高澄見狀,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又很快斂去,催促崔暹再為他舉薦賢才。

崔暹收回目光,繼續侃侃而談道:

“濟陰冤句(山東菏澤)人溫子昇,博學善文章,其文章深受偽梁蕭衍的喜愛,曾言:‘曹植、陸機復生北地。’可為世子主筆文書。”

高澄聞言深思,溫子昇只用來寫文章是否屈才,以後派遣使團前往南梁,或可將他安插其中。

“我亦早聞溫子昇之名,時年二十二歲,便在孝明帝選拔辭人擔任禦史的考核中,位列八千文士第一名。然而孝莊帝誅殺爾朱榮,其人為避禍,逃離洛陽,至今不知下落,季倫既為我舉薦,可知他身在何處?”

崔暹自信道:

“暹與溫子昇常有通信,當為世子將他招來洛陽,今日所薦三人,俱是一時俊彥,還請世子信而用之。”

高澄再次握住崔暹的手,思考著歷代舉賢之人,最先想到的是荀彧,可最後被主君逼死,兆頭不好,轉而念及為劉邦舉薦韓信的蕭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