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評議制度

隋唐科舉制的公平流於表面,最重要的原因是追隨宇文泰創業的鮮卑勛貴們,經過兩三代人的積累與聯姻,與關中豪強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群體。

楊堅篡國時,為了得到這一群體的支持,不得不對他們讓步。

李淵趁楊廣往江都避禍,自太原起兵,入關中,做出了與楊堅相同的選擇。

自身積累,與短期內兩次朝代更叠的機遇,才能造就關隴門閥日後的權勢。

隋唐在設立科舉制時,尤其是唐代統治者,面對關隴門閥,不可避免的需要做出一系列妥協。

高澄則全然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出身六鎮的鮮卑勛貴們,還沒有完成從武人群體到門閥士族的轉變,而武將的升遷速度,在亂世之中,也遠遠高於文官群體。

排除高澄親信這類特殊群體,文官需要在任期內憑政績升遷,即使高澄為了迅速提拔人才,將六年的期限縮短,但也許等待三年。

而武將只需戰場立功,就能迅速得到升遷,如段韶、斛律光之類自小習練騎射勛貴子弟,他們的第一選擇依舊是從軍。

通過征戰獲取功績,從而快速提升,達到一定高度,真要厭倦了軍旅,再去選擇武官轉文職,往中央擔任清貴職位。

因此高澄創立科舉制,所面對的阻力與隋唐相比,天差地別。

不可能指望被六鎮勛貴排擠、打壓的河北士族,能夠逼迫高澄如隋唐一般做出大幅度的讓步。

更何況,九品中正制延續到如今這個時代,早就不復兩晉時的鼎盛。

許多有識之士經過兩晉教訓,也清晰認識到它的弊端,並著手采用其它選官方式對其進行補充,例如前文提到的南梁五經考試。

楊堅這麽一個靠著門閥支持,撿漏上位的皇帝,能夠廢除這項看似符合門閥利益的選官制度,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應時人對待九品中正的態度。

其之所以一直存續,只不過是沒有合適的代替者出現。

而高澄,計劃提前六十八年創立科舉制度,用它來代替九品中正制,將其徹底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高澄詳細的向親信們闡述自己對科舉制的設想。

首先,它不限制考生的出身,無論士族還是寒門,甚至販夫走卒,只需識字,都可應考,以三年為期。

其次,它必須層層分級,考生需通過縣試、州試、京試,京試由高澄自己親自主持並錄取,之所以沒有安排殿試,自然是不希望這些被錄取的官員,與天子門生的稱呼產生絲毫聯系。

關於這一點,待將來高氏篡國,再做修改即可,一項新興的制度,必然是要經過不斷的完善才能走向成熟。

對於通過各級考試所獲得的利好,高澄也有考量,他會在普及蒙學的同時,在州縣大力推廣官學,通過縣試之人,可以就讀於縣學;通過州試者也可以在州學求學;而最終通過京試的幸運兒,即可授官。

高澄計劃效仿明清制度,為州縣官學的生員們發放廩膳,補助生活,每人月給廩米六鬥。

一般來說,能在官學求學的生員多會是寒門生員,士族高門看不上這種公家教育,他們更多會選擇對子弟進行精英教育。

但他不會如明朝一般賜予生員免除稅賦的特權,頂多不讓他們服徭役。

關於這一點,他將來編寫《祖訓錄》的時候,會把道理與子孫們講明白。

至於通過各級考試所給予的榮譽稱號,高澄也沒有多費腦筋,直接以秀才、舉人、進士分別對應縣試、州試、京試。

舉人可為吏,進士方能為官,至於秀才,就好好在縣學裏讀書,準備三年後的考試。

而關於考試內容,高澄計劃暫時設立刑名科、算術科、農事科、工事科、經典科。

刑名科考察律法,封述的新律在短期內難以成文,暫時會以現行的《正始律》為考試內容。

所錄官員,名次高者,往刑部任京官,名次低者發往地方掌刑獄。

算術科考生需以《九章算術》為教材,所錄官員,名次高者,往吏部或戶部任職。

高澄將會在地方設置轉運司,算術科名次低的考生,將會往地方擔任轉運司屬官,協助主官承擔征稅、核算以及將稅收轉運至中央的職責,對地方財政進行監督。

這也是他後續將要推行的中央集權措施之一。

而農事科就要簡單許多,暗中護衛賈思勰的探子傳回消息,賈思勰已經結束了遊歷,正在撰寫《齊民要術》。

如今暫時以其余農書為考試內容,等《齊民要術》完書,這一部曠世之作毫無疑問將會在高澄的推廣下,成為指定教材,10卷92篇的內容,足夠支撐起農事科。

成績優異者將與一部分算術科考生往戶部任職,而發往地方的官員也會主持當地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