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謂賦閑

政治,是一門表演的藝術,這個道理放在現代也能成立,國外,政客們為了拉攏選票,在大街小巷,盡情展現表演才能,精心裝扮自己的人設。

翻開帝王將相史,表演的痕跡隨處可見,而在亂世,這種情況尤為突出,文臣武將們的人心,便是選票。

小高王毫無疑問是個中好手,相較高歡,頗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感覺,就表演欲望與演技來說,遍觀史籍,只怕也只有帝王典範的李二鳳能與之媲美。

當然,這不是在說他殺兄逼父的事,至於王莽就不提了,晦氣。

當權臣的要不要演,當然要演,德政自己頂,黑鍋天子背。

為自己塑造一個愛惜民眾的人物形象,適當賣賣慘,比如這一次,為河南遷民進言勸阻,卻受斥責,整件事情分明出自高澄授意,但不明真相的底層民眾們還要為他抱不平。

畢竟在古代,底層民眾暫時處於民智未開的狀態。

他們只看到高澄苦苦勸諫,甚至磕破了腦門,辭官後還要去宮門前跪請天子回心轉意,有這樣一位一心為民的權臣,底層民眾還不輕易被他俘獲了芳心。

在不顧百姓感受的天子,與為愛民不惜身的權臣之間,支持誰,擁護誰,結果顯而易見。

這世上不是沒有聰明人,但正因為他們聰明,才會看破不說破,畢竟高氏大權在握,兵鋒所向,無不萎靡。

高澄在收獲贊譽的同時,天子名聲也越來越臭,將來謀朝篡位,不說沒有反對聲音,但也只會是宗室在跳、在鬧,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發動民眾。

當然,這年代更多的表現形式是裹挾民眾,而非發動。

高澄本可以在一眾心腹勸進時,半推半就答應下來,畢竟曹丕都能去篡深入人心的漢室江山,他憑借與高歡共平關隴之功,篡個不得人心的元魏也沒問題吧。

但小高王卻忍住了皇位誘惑,不就是存了拿天子作為自己的黑手套,去背罵名的心思麽,畢竟得罪人的事情還多著咧,元善見大有用處。

無恥歸無恥,但也只有他這種臉厚又能演的人,才能當好這個大魏齊王。

畢竟如果這一次由高澄自己出面,強遷河南三十萬戶至關隴,必然會對自己心生怨恨,將來篡國,難保他們不會發表一些不同的看法。

與這種麻煩相比,表演的辛苦又算得了什麽。

就像如今,河南遷民怨聲載道,都是沖著元善見去的,等高澄重新上台,木已成舟,也不好再將他們遷回,但是小高王指縫微張,給些小恩小惠,他們還得感恩戴德咧。

元善見的詔令很快送至晉陽,早與高澄有過密信聯絡的斛律金立即組織遷徙晉陽大軍家屬。

當遷徙工作陸續展開,高澄也時常出城去往城外大營,與晉陽將士們共飲,雖然還是能聽見要殺入宮城誅天子,擁立齊王的醉話,但還是被高澄安撫住了他們的情緒。

回到府中,高澄繼續與高隆之、戶部尚書崔季舒商議遷戶問題。

並州胡不可能全部置於司州,這關系到一個胡化問題,他會將由洛陽周邊地區往司州填補部分人口,而將並州胡分散在司州及周邊。

有河南地區龐大的漢族人口,無需擔憂被胡化,反而能起到移風易俗的作用。

而實現在洛陽周邊分散並州胡,最重要的一點則是把真正的心腹安擦在洛陽周邊各州。

高澄在與高隆之、崔季舒商討遷戶安置問題後決定,隨竇泰駐守隴西的一萬晉陽大軍家屬將去往隴西,免除田畝租金及稅賦五年。

隨潘樂鎮守關中的三萬晉陽大軍中,送去一萬家屬,其余兩萬人召回洛陽。

剩余晉陽大軍與舉義的東魏降卒、召回洛陽的長安守軍,共計十七萬左右,則分散安置在司、陜、廣、梁四州。

其中司州安置八萬戶,陜、梁、廣三州各安置三萬戶。

高隆之、崔季舒告退後,高澄又立即招來吏部侍郎崔暹,與他商議四州主持軍政人選。

高澄有意在這四州軍政分離,刺史只管民政,不再如過往插手軍事,而將領只負責軍事,不再幹涉政事。

其意圖不言而喻,即刺史管理胡兵家眷,將領統領軍隊。

與崔暹商議過後,高澄草擬一份名單:

梁州刺史由段韶改為趙彥深,由段韶出任練兵大將,管轄三萬並州胡。

陜州刺史由高慎改為司馬消難,由斛律光出任練兵大將,管轄三萬並州胡。

廣州刺史由高季式改為張師齊,由高季式出任練兵大將,管轄三萬並州胡。

之所以是練兵大將,而非統兵大將,倒不是高澄不信任他們,相反,段韶、斛律光、高季式是高澄最早的武將班底,最受信任。

但也正因為他們的年齡與資歷還不夠,若強行將一半的晉陽大軍分由三人統領,侍奉高歡的舊人們難免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