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章 宣召(第2/4頁)

禮部官吏微楞,但魏相的話中肯,又有上君首肯,此事似一錘定音,朝中也紛紛看向上君。

漣卿心中微訝,岑,岑遠一道去祭天大典?

忽然聽到,漣卿有些怔忪,但轉念一想,兩月之後的事,又松了口氣。

……

等下了早朝,“殿下稍等。”魏相喚住漣卿。

“老師。”漣卿也駐足。

見魏相同東宮有話要說,旁人不便再上前,漣卿與魏相同行。

“殿下今日做得很好,可是太傅教的?”魏相問起。

漣卿輕嗯一聲。

魏相捋著胡須,欣慰笑了笑,又問起,“殿下可知,到最後為何老臣要與禮部爭?”

其實漣卿也想過這個問題,老師很少在朝中強勢引導或幹預,但今日之事,確實是因為老師而逆轉的,與老師平素的習慣不同。

“老師賜教。”

魏相雙手背在身後,兩人走在近處,魏相的聲音,只有漣卿能聽到,“四年一次的祭天大典,途經之處,沿路會有百姓夾道,百官同行,若去的是上君,百姓和地方官吏見到的就是上君,這會知上君而不知東宮;就算上君與東宮同行,上君是長輩,東宮要屈居於後,那旁人看到的就是東宮屈居於上君之後。祭天大典只是一步,如果開了口子,那上君日後做旁的事,都有理可尋,此事不能退。”

漣卿恍然,“明白了。”

魏相頷首,繼續邊走邊道,“這是途中,之後祭天大典也是一樣,上君若代天子,那天子必定在東宮之前,若祭天大典,上君就在東宮之前,那還有之後的中秋宴,初一宴,東宮即便臨政,在朝中的威望也是高於東宮的,這也為何老臣一定要請岑遠來。太傅在,教導東宮的職責就在太傅這處,而不在上君之處,老臣也可以從旁提點;但若一直是老臣在教導東宮,像今日之事,老臣如此提便有失偏頗。”

“老師的意思我明白了。”漣卿會意。

魏相欣慰點頭,“殿下一慣聰慧,眼下又有太傅從旁提點,老臣也能放心了。但此事由老臣去天子跟前提起妥當,殿下最好回避。”

此事涉及她與上君,她是應當回避。

漣卿點頭。

*

等回了東宮,漣卿在寢殿中換下朝服,又換了一身輕便的衣裳才去了千水別苑。

雖然過了大半日,今日早上的風波也沖淡了不少,但在見到岑遠的時候,她還是有些不知道目光該放到何處。

“早朝後,老師留我說話,回來晚了些。”她心虛,所以特意提起。

岑遠看了她一眼,他並未問起,她特意提了聲。

岑遠未置可否。

“邵澤志的關系網畫了嗎?”他問起。

漣卿微怔,才忽然想起早前他安排的功課,今日到約定的時間了,她忘了。

她看他。

岑遠輕聲道,“殿下不是回來遲了,是回來早了。”

漣卿語塞。

稍許,又道,“今日同老師說話,將此事忘了,明日早朝結束後。”

岑遠輕嗯一聲,沒再為難。

“今日講《古鑒》,一共三卷十八章,先跳過前面三章序章,從第四章開始,字數不長,先抄一遍,心中有個概念。”

漣卿應聲,但沒有擡頭看他。

岑遠看了她一眼。

等她開始翻書冊,落筆抄書,岑遠才指尖輕輕點了點她書冊前。

她下意識擡頭,目光終於與他四目相對,心中不由“咯噔”一聲,也似倏然漏了一拍。

他輕聲道,“殿下,我方才說的第四章。”

她知道是第四章,但等回過神來,卻發現之前心有旁騖,翻到第一章就忘了。

漣卿尷尬。

“想事情?”他看她。

她輕聲,“沒有。”

想了想,又繼續道,“日頭有些熱,走神了。”

她說完,還不忘輕輕擦了擦額間細汗。

陳修遠沒說旁的。

她也繼續低頭抄書。

從前她抄書的時候,他也有在一側看到的時候,她都能繼續,有時候甚至會告訴她,這一段重要,原因,典故,都很自然。

但這次,他在一側看的時候,她筆尖微頓,墨汁將紙張暈染開來。

“是不舒服嗎?”他溫聲。

她低聲道,“是有些。”

他輕聲,“那今日先回去休息吧,明日再說。”

她輕嗯一聲,起身時繡花鞋踩到裙邊,腳下踉蹌往前栽去,他牽著她的手,力道正好夠她站穩,沒撲到他懷裏。

他更知曉她今日恍惚。

他松手,也俯身放下手中書冊,“我送你回去。”

“不用了。”她轉身看了看窗外,“晌午日頭太熱,我自己回去就好。”

他斂了目光,好似不察,也從善如流。

臨到書齋門口,漣卿又轉頭,“太醫的事……”

她心中還惦記著昨日吳綿中的事。

她是關心他,但又怕露端倪,又趕緊出聲,“我就是忽然想起,所以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