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任重道遠

崇禎皇帝隨和的態度,叫隊列中的眾將校,不少都流露出各異的神情,這是他們先前所不敢想象的。

“一個個在金戈鐵馬的戰場上,都是驍勇善戰的主,怎麽在朕面前就露怯了?”崇禎皇帝面露笑意,看著眼前的眾將校,道:“既然進了西苑講武堂,那你們就是天子門生,心中有疑惑,論道,不是很正常的嗎?

孔有德,你先說!”

“喏!”

被崇禎皇帝點名的孔有德,下意識挺身喝道,旋即便從隊列中跑出,壓著內心生出的緊張,朗聲道:“啟稟陛下,學生有一事不明,為何在講武堂進修,要識文認字?這不是文人才要學的嗎?

學生等是統兵打仗的將領,能帶好兵,打好仗,才是本職,此議,也是中低級將校班所疑惑的。”

崇禎皇帝在西苑創設講武堂,下轄各級將校班,以培養各級軍官,同時劃分不同的學科,來叫他們專精一項。

軍隊是一個整體,然在這整體之下,又細分為不同的兵種,即便是當前所處的冷兵器時代,亦是這樣的一種情況。

檢驗一支軍隊的強悍與否,是以各兵種間的協同作戰而定,各司其職,在相同的軍規軍紀下,做好打仗這件事情。

“這個問題……朕想想怎麽回答你們。”

崇禎皇帝故作沉思,沉吟片刻後,說道:“朕也算是領兵打過仗,盡管跟你們相比,朕上戰場的次數不多,但能驚動朕來禦駕親征,那必是我大明遇到了浩劫。

咱們言歸正傳。

在我們行軍打仗期間,必然涉及到軍令傳遞,以達到統兵將領的作戰部署,然在緊急的戰況下,僅靠傳令兵口述轉達,定會出現不明確,戰情偏差等隱患,而以文書的形式傳遞,能精準的進行明確。

那麽身為各級將領,當這樣的文書軍令,傳遞到你的手中,卻不能看懂和領會,那仗怎麽打?

總不能說我大明軍隊中,給各級將校配一名誦讀軍令的文人吧?藝多不壓身的道理,朕不展開去講,你們這些人心裏也都明白吧?”

在大明這個時期,遍地都是文盲,知識這種寶貴的東西,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這也是讀書人的特權。

想要打破文武失衡的政治生態,壯大識文認字的群體,便是崇禎皇帝日後治理大明,所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

聽著崇禎皇帝認真的講述,孔有德也好,隊列中的其他人也罷,那心裏也是生出些許唏噓的。

沒有端著架子的天子,誰會不感慨和唏噓呢?

“報告!”

毛承祿的聲音,此時在隊列中響起,崇禎皇帝點頭叫毛承祿出列,既然決定啟用原東江將校,那該有的一視同仁,必須要表明。

“啟稟陛下,學生這邊也有一點不明,這枯燥乏味的隊列訓練,究竟能帶來什麽?講武堂許多中低級將校,在實際的隊列操練中,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疑惑和不解。”

“正是因為枯燥乏味,所以才要開展這一項訓練,難道你沒有發現,在沒進講武堂前,和進講武堂進修後,你在潛移默化間,就養成遵守軍規的習慣嗎?遇事喊報告,聽令做反應,我大明的軍隊,目前所缺的不就是這個嗎?”

此次前來西苑,召見這幫高級將校班的學院,崇禎皇帝的最終目的,就是叫他們能統一思想,這樣所碰撞出的火花,所明確的種種進修機制,才是他所想要的。

崇禎皇帝能接受他們來自不同地域,但絕不能允許山頭主義盛行,他要通過自己的方式,為大明培養職業軍人,摸索出一條可行性路線。

當大明軍隊的中低層軍官,皆出自某某講武堂,受同一套培養機制進修,那像起兵造反的事情,是不是就能減少?

當然崇禎皇帝的心裏也清楚,想達到這樣的層次,是件任重道遠的事情,但他有的是耐心和時間,來做這件對的事情。

“啟稟陛下,學生也有一事不明,講武堂所定高強度訓練,學生是沒有意見的,可在傳授課業時,卻言明日後要推廣開來,這跟我大明軍隊是背道相馳的,每日展開高強度訓練,就現有所行規矩,是會發生營嘯的,是會引發兵變的。”

“曹文詔,朕要當眾誇贊你一下,敢講出這樣的話,朕心裏很欣慰,那朕就回答你這一疑問吧,當前你們這批在講武堂進修的將校,是會編入朕要組建的新軍的,新軍跟大明現有軍隊,是完全兩種不同的軍制,還有著不同的待遇。

既然叫你們進修這些學科,那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有一點朕要事先講明,首批所定新軍的規模不大,畢竟每日所定口糧,甚至三天一頓肉食,所耗費的錢糧數目較大,這也是朕為何定下三個月後,要展開軍演一說,到時能順利畢業的,將調往新軍任職,沒能畢業的,就要老實待在講武堂繼續進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