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官辦諸廠(1)

現階段的大明,就生產這一領域來講,在崇禎皇帝的眼裏,多數都屬小作坊生產,連規模化生產的初階都沒摸到。

資本的積累,規模的增擴,都是需要時間去沉澱的。

或許一代,或許兩代,或許更久,畢竟發展也是講究歷史周期性的,客觀存在的事實,是無法無視和更改的。

想要改變大明所臨境遇,就必須調整生產模式,從過去單一的土地所產,靠天吃飯,演變成多樣的生產方式,解決多數沒有土地的群體需求。

“皇爺,國丈他們都來了。”

王承恩低首走進東暖閣,拱手作揖道。

“宣。”

崇禎皇帝言簡意賅道。

在山西、北直隸、山東治下,明確募工這一總體構想,讓三地賑災行署,聚攏治下流民群體,以整飭水利、整修馳道為名,實現對各自治下流民的再聚攏,代表著崇禎皇帝要出手振興實體工商業了。

“臣……周奎,拜見陛下。”

“臣等,拜見陛下。”

“草民等,拜見陛下。”

崇禎皇帝穩坐在龍椅上,看著眼前所站十余眾人,除了周奎表現還算淡定,剩下的那些人,有一個算一個,心裏都很是緊張。

他們這些人,有川海總會的管事,有經篩選所定皇商。

能進宮覲見天子,對他們而言是不敢想象的。

當然他們這些人只是代表,還有很多人,是沒有資格進紫禁城的。

“免禮吧。”

崇禎皇帝神情淡然,看向周奎他們說道:“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匯通票號和川海總會,發展勢頭還算迅猛。

都在北直隸、遼前兩地,實現了府、州、縣、衛的覆蓋,也算超出了朕的預期。

朕今天召見你們進宮,就是想聊一聊建廠之事,剛好,此前經內廠核定的幾名皇商代表,也跟著進宮了。

朝廷近期打算在山西、北直隸、山東三地,開始聚攏治下的流民群體,以整飭水利、整修馳道為名,叫這些流民提前適應按勞分配的新環境。”

章謹忠、呂庸葆、嶽慶章、盛應武這幫川海總會的管事,劉江安、夏良玉、秦之鴻、寇熹亮這些核定的皇商,無一例外,心裏都暗暗揣摩起來,眸中掠過一些精芒。

在崇禎皇帝整頓直隸境內的皇莊,除了恩養遺孤遺孀,分流災民,將所轄多數土地,承包給這些群體種植外,還在這些皇莊的治下,先後籌建起一批規模化生產的工廠。

紡紗廠、織布廠、成衣廠、鐵廠、鹽廠、煤廠、琉璃廠、造船廠……

所涉足的產業領域很多,依靠資源集中的優勢,在內廠的統籌發展下,很多崇禎皇帝構想的制度,包括按勞分配,培養和晉升機制等等,都逐一的落實下來,實現了非蒸汽時代的流水作業,即最原始的工廠模式。

上述諸廠的生產模式,貫徹了流水線作業,依靠純手工生產進行推進,單單是這般,也足以遠超大明治下,那些小作坊生產的諸多產業。

在各地皇莊所籌建起的這批工廠,經過去一年多的磨合生產,不斷追加產量,以多勞多得為激勵,也算培養出規模較大的產業工人。

崇禎皇帝心裏也清楚,想在大明實現第一次工業革命,那沒有個幾十年的積累沉澱,是斷然不可能的。

他這一代能否見到蒸汽機,都是不好說的事情,但只要根基紮的夠牢靠,那相信大明日後定然能見到。

這個要紮牢的根基,就是原始工業化發展,即工業化前的工業化!

西方發展原始工業化,經歷了大約300年時間,期間上演了羊吃人、大航海擴張、奴隸貿易、殖民統治、戰爭掠奪等血腥積累。

大明想要逆轉困局,避免江山傾覆,崇禎皇帝思前想後,唯有走原始工業化發展,不斷提升生產力,才有可能將跑偏的路拉回正軌,並逐步的完成自我革新,走一條海陸並進的新道路。

“通過皇莊所籌建的諸廠,批量生產的各類商品,在川海總會的售賣下,朕發現走規模化生產,能幫助朝廷,幫助地方,解決諸多的實際問題。”

看著眾人的反應,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開口道:“所以朕打算以川海總會為主,匯通票號為輔。

以專項技術售賣、專項貸款扶持的方式,叫川海總會和你們這些皇商,在山西、直隸、山東境內,開設起一批官辦諸廠。

有了這個名義,在地方上才能不受刁難。

有了這個名義,在地方上才能發展起來。

王伴伴,將朕所擬章程,叫他們都看看吧,匯通票號和川海總會的人留下,其他人都先退下看吧。”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道。

劉江安、夏良玉、秦之鴻、寇熹亮這些皇商,表面上還流露出些許緊張,可心裏卻暗自盤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