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大明不變,有出路嗎?(第2/2頁)

閻應元、陳明遇、李巖、宋獻策、牛金星、顧君恩、堵胤錫他們,無不是陷入到沉思之中。

天子所講的這些話,讓他們似乎開始明白,為何選擇在新收復的遼西,要推動撤衛設府一事。

“北直隸這個地方,是朕能看到的地方,但是地方上所存問題和弊政,並非朝夕間能徹改的。”

崇禎皇帝繼續說道:“而遼西就不一樣了,先前被建虜竊據著,所存的問題和弊政,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被建虜用殘暴統治斬斷了。

或許與之毗鄰的遼前,所盤踞的眾多戍邊大軍,裏面的不少將領,並不想看著遼西有所改變。

但朕偏偏就是要做出改變。

你們所提出的那些問題,其實想要得到解決,說難也難,說易也易,核心就看你們願意跟隨著朕,一起去解決這些問題嗎?

如果單靠朕一人去做,那就算朕是大明天子,也無法做到面面俱到,但是如果能多一些像你們這樣的良才,那情況就變得不一樣了。”

推動新政進行維新,並非是說說那般簡單。

這需要一大批信仰堅定的群體,在各個領域發揮各自的成效,通過上下聯動的方式,才能逐步去進行改變的。

閻應元這批人,就是崇禎皇帝所挑選的維新派。

不過在這批隊伍中,究竟有多少人能夠一直走下去,這是誰都說不準的事情。

畢竟人都是會改變的。

崇禎皇帝也不敢做出保證,在日後的某一天,他們中的這些人,是否會拋棄過去的信仰,而轉身加入守舊官僚群體中,說到底大明的官場啊,所藏汙納垢的地方太多了,不過開弓沒有回頭箭,哪怕前方困境再多,崇禎皇帝都要穩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