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內務府(1)

大明過去所欠下的賬太多,特別是所定賦役制度的崩壞,導致朝廷每年所征賦稅,存在很大的虧空,有相當一部分稅銀被私下截留,這使得崇禎皇帝想有效推動維新變法,繼而搶救這個腐朽的大明,需要采取一種全新的形式。

於中樞集權統籌。

於地方多點開花。

將涉及到各領域的新政,通過分門別類的細化明確,采取區域試行的方式,緊密圍繞清賬減負、清除弊政、良性發展等核心思想發展,繼而確保崇禎皇帝的維新變法,能行之有效的穩步推行。

這是一個龐大而繁瑣的戰略謀劃。

此前一直是崇禎皇帝統籌主抓,讓內廷的有司衙署協助,以確保既定的謀劃部署,能有效的運轉起來。

只是當前所涉及的領域太多,導致這一管控模式漸漸開始脫力,崇禎皇帝感受到空前的壓力,變革已然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牽扯到治國興邦之事,是需要能臣幹吏來支撐的,依靠內廷的太監體系支撐,遲早是要出大問題的。

鑒於大明當前的復雜國情,鑒於維新變法的緊迫性,崇禎皇帝要再造一套文官班底,以文官制衡文官,讓內廷太監退出權力鬥爭的歷史舞台!

文華殿。

“這幾日,天子不臨朝不理政,一直都深居西苑不出,這對社稷而言並非好事。”韓爌眉頭緊蹙,看向殿內其他內閣大臣,神情嚴肅道。

“諸君皆是我大明的棟梁,面對這等態勢必須要以身作則,向天子上疏規諫,從科道歸一以來,朝中就存在著嚴重分歧,以至有司多數不能平穩下來。

針對朝中這等特殊局面,僅僅靠著內閣出面維穩,以確保朝綱的穩定,肯定是遠遠不夠的,這需要天子臨朝理政才能……”

殿內所聚的溫體仁、畢自嚴、徐光啟、周道登、何如寵、錢象坤、吳宗達、周延儒,無不是流露出各異神情。

自崇禎皇帝召集內閣大臣,議定山陜等地部署,有序疏導平叛大軍,擢洪承疇入朝,試行巡撫責任制、新定俸祿制等事,又召見大明財相畢自嚴,商榷鹽稅改革的構想後,崇禎皇帝就從乾清宮搬去西苑去住了。

對崇禎皇帝的這等特殊行為,一時間朝中是眾說紛紜、猜想不斷,誰都清楚天子禦極以來,一向以勤政克己著稱,像這等一連數日都深居西苑,不臨朝不理政,這是極為罕見的事情。

這讓朝中的不少大臣,都下意識的聯想到駕崩的神宗皇帝、熹宗皇帝。

難道天子受朝中局勢的影響,厭煩了朝中的這等紛擾,想效仿神宗皇帝、熹宗皇帝,欲要深居內廷,而不臨朝不理政?

不過對溫體仁、畢自嚴等人而言,包括近期歸朝的徐光啟、周延儒來說,都不覺得今上會不臨朝不理政。

畢竟當前朝廷所面臨的境遇,和天子禦極之初相比,那已然有了很大改善,特別是不少崇禎皇帝乾綱獨斷下,所明確的詔命和部署,的確讓朝廷減輕不少壓力。

盡管說這些決斷和部署,不少都引起朝中有司大臣的不滿和質疑,甚至是反對,不過成效的確就擺在那裏。

在溫體仁、畢自嚴、徐光啟、周延儒等人的眼裏,他們並不會覺得當今天子,會受到朝中局勢的影響而屈服。

特別是對畢自嚴來講,不久前剛和天子明確鹽稅改革諸事,崇禎皇帝所表明的態度和決心,讓畢自嚴根本就不相信崇禎皇帝,會效仿神宗皇帝、熹宗皇帝之舉,要深居內廷而不臨朝不理政。

崇禎皇帝深居西苑不出,必然是帶著極強的政治意圖。

只可惜從崇禎皇帝特設京衛都督府,逐步整頓皇城和宮城的禁衛體系,使得外朝的文官群體,無法再像先前那樣,通過內廷獲取有用消息,繼而揣摩天子的意圖,或想著做些別的事情。

內廷如同篩子般四處漏風,已然成為了歷史!

“內閣諸公都在,這倒是省得咱家派人去傳了。”

就在眾人沉思之際,身著大紅蟒袍的曹化淳,面露笑意的走進殿內,身後跟著幾名內廷宦官。

嗯?

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東輯事廠的曹化淳,此時前來文華殿,這讓韓爌、溫體仁、畢自嚴、徐光啟、周延儒等內閣大臣,無不露出各異的神情。

“內閣接旨!”

對於內閣諸臣的反應,曹化淳沒有過多理會,臉上笑意不減,壓著嗓子就喊道,身後跟隨的內廷宦官,恭敬的捧著一份中旨,就朝曹化淳走去。

這是有大事發生啊。

聽聞此言的眾人,無不朝曹化淳走去,心裏卻生出驚疑,在天子深居西苑數日不臨朝不理政之際,譴內廷太監曹化淳頒旨,那肯定是不簡單。

在眾人行跪拜之禮接旨,曹化淳內心卻有些復雜,打開所捧中旨,朗聲道:“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朕於西苑悟道數日,深感治理大明社稷之難,於朝於民而言,想秉持公心以治天下,是何其困難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