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明禦林軍

以西苑悟道之名,收控內廷太監權柄,特設內務府總攬宮廷事務,和崇禎皇帝預想的一樣,此事在朝野間引起極大反響。

對歷朝歷代的文官群體而言,太監群體執掌權柄、幹涉朝政之路,只要一日不被徹底堵死,那社稷綱常就不會真正安穩。

權閹亂政,是文官所不喜的。

天子就該聽他們的。

天子就該約束自身。

屁股決定腦袋。

大明的文官群體,一直都在追求‘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或許現實是這樣,不過在政治層面,皇明天子從未這樣表態過。

文官群體追求的那套東西,恰恰是皇權所絕不會允許的,身為一朝天子,掌生殺大權於一身,誰願意皇權被臣權所架空?

縱使再怎樣昏庸無能的君王,都不願看到自己想做任何事情,主動權不在自己手裏,卻事事要受到臣子的幹涉和指摘,真要是那樣的話,到底誰是君?誰是臣?

這就是權力的底線。

現在崇禎皇帝頒布中旨,明確要廢除內廷太監宦官的對外職權,以特設的內務府進行替代,這讓多數的外朝大臣是高興的,因為他們都看到了希望,今後像權閹亂政之事,就不會再出現了。

甚至在不少朝臣的心裏,都在想內廷太監宦官失去權柄,則代表著天子今後想通過親信太監去侵奪利益,已然是不現實的事情。

可事實真是這樣嗎?

有人對此很高興,就有人對此感到擔憂。

內務府自成體系,與外廷職官無涉,這就代表外朝有司衙署,無權幹涉內務府之事。

以人事權、財權、軍權為首的內廷權柄,依舊牢掌天子之手,這一根本性質沒有任何改變,只不過代表天子的群體,從先前的太監群體,變成了內務府文官群體,這不就是另一套行政班底嗎?

爭議隨即展開。

針對外朝所產生的種種風波,深居西苑的崇禎皇帝並沒有在意,在解決完內廷之事後,其又將目光投向皇城和宮城的禁衛體系上。

西苑,釣魚台。

“軍隊設立的真正含義,就是為了打仗而生的。”崇禎皇帝負手而立,環視內務府和京衛都督府諸臣,眼神冷厲道。

“只要違背了這一真理,軍隊必然會逐步的墮落腐敗,繼而開始變得不堪重用,這在過去出現的一系列戰爭中,國朝經歷一次次的慘敗,折損大批將士,丟掉大片疆域,已然得到了驗證。

建虜叛亂。

流賊叛亂。

涉及到上述叛亂的鎮壓平叛,在軍機處沒有特設之前,國朝耗費多少糧餉,調遣多少精銳,可卻一次次經歷慘敗,丟掉大片疆域,讓大明國力不斷被削弱。

諸卿是否想過一點,根子出在什麽地方?

遭遇慘敗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有問題,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任由這些問題和弊政一直存在。”

內務府諸臣錢肅樂、李長祥、張肯堂、沈廷揚、黃道周、何騰蛟,京衛都督府諸臣劉文炳、衛時泰等勛戚,聽聞天子所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麽,又該怎樣回答。

單單是從職權劃分上來說,天子所言的鎮壓平叛之事,是歸屬外朝有司負責的,他們是無權幹涉的。

“根子就出現在軍事世襲上。”

崇禎皇帝繼續說道:“大明在立國之初明確衛所制,是為更好的拱衛疆域,縮減非必要開支,確保軍隊傳承,可成也衛所,敗也衛所。

隨著大明的傳承,一些出現的問題和弊政,歷代都沒得到妥善解決,這使得問題越堆越多,弊政越攢越多,才導致大明的軍隊,開始墮落和腐敗。

當初朕特設軍機處,除了想讓國朝盡快平叛外,還想徹底扭轉這一頑瘴痼疾。

從事實結果來看,隨著京畿衛戍的調整和革新,圍繞京畿一帶的軍事駐防,出現很大的改變。

逐步穩妥的裁撤掉衛所,推動新軍制的落實,是國朝今後一段時期內,必須要去做的事情。”

釣魚台一帶安靜極了。

錢肅樂、李長祥、張肯堂、沈廷揚、黃道周、何騰蛟一眾大臣,聽完天子所講的這些後,心底都生出不一樣的情緒。

像這樣涉及國計民生的大事,跟他們認真詳細的講明,就代表著在今後一段時期內,他們內務府和京衛都督府,都會涉足到其中。

“為了更好的落實新軍制推行,朕打算徹改京衛都督府所轄諸上直親衛軍。”崇禎皇帝一甩袍袖,環視眼前的群臣,朗聲道。

“今後在京衛都督府,不再有所謂的諸上直親衛軍,獨以‘大明禦林軍’問世,定編6萬,四衛營等在京天子親軍,悉數轉隸京衛都督府所轄。

大明禦林軍,將以鎮、營等全新軍制進行整飭,裁撤掉一應衛所,全面負責皇城和宮城宿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