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大有所為(2)

崇禎皇帝明確的維新變法,和歷朝歷代的變法改革,都是有著較大區別的,是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領域的深化改革。

每一項領域的深化改革,又牽扯到很多單獨的層面,關鍵是這些層面,又是彼此交錯連接的,難度之大超乎想象。

就像政治這一領域的深化改革,就牽扯到土地、律法、稅法等層面,關鍵是這些層面的謀改,又會牽扯到經濟、文化等領域的深化改革。

這也導致大明現階段的國制,存在職權交錯、權力分散的客觀事實,畢竟有很多的事情做起來,是需要摻沙子的,不然根本就推動不起來。

改革難啊。

維新難啊。

可不管是再怎樣的艱難,崇禎皇帝都要朝著這條路走下去,不然半途而廢的話,就會加劇大明的傾覆。

“做大明的內閣首輔,真是辛苦卿家了。”

崇禎皇帝坐在羅漢床上,看向神情疲憊的徐光啟,“很多事情,朕都知道卿家背負了很多,承受了很多。

不被理解。

遭受質疑。

忍受謾罵。

特別是牽扯到吏治整頓,就更是這樣了,朕能明白卿家的難處,可是有些事情還是要做的。

如果說不去做的話,那朝廷存在的意義,幾乎可以說是微乎足道的,畢竟有些事情明知不可為,還是要去做的。”

徐光啟的心情很復雜。

從坐上內閣首輔這個位置後,過去很多不理解的事情,特別是對原內閣首輔韓爌的種種行為,表示很不能理解,此時的徐光啟,卻能明白了,也能理解了。

難啊。

真的是太難了。

相較於表面所看到的,所接觸到的,最可怕的事情是看不見的,卻又不得不去考慮和權衡的。

“臣是大明的臣子,是陛下的臣子,做這些事情,都是人臣的本分。”

徐光啟收斂心神,向崇禎皇帝微微欠身道:“臣做內閣首輔,不是想做官的,是想為大明社稷多做些實事,是想幫陛下分憂的。”

“卿家能這般說,朕真的很欣慰。”

崇禎皇帝感慨道:“風氣這種東西一旦壞掉,想要有所改變,想要逆轉過來,其實是很難的事情。

土地兼並也好。

官場吏治也罷。

其實說到底就是一件事情,那便是利益之爭,理念之爭,這種爭鬥吧,不管是到任何一個時期,都不會消散掉的。

卿家先看看這兩封奏疏,一個攤丁入畝,一個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看過以後,卿家就能明白朕的想法了。”

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

徐光啟露出疑惑的神情。

孫傳庭在河南試行的攤丁入畝,他是清楚的。

此事在朝野間的爭議很大,縱使是到現在依舊很大。

畢竟這侵犯了很多群體的利益。

可是這個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又是什麽?

帶著種種的疑惑,徐光啟眉頭緊鎖的翻閱著奏疏,細細看著孫傳庭和陳奇瑜二人,呈遞到禦前的奏疏。

越看越心驚。

越看越激動。

心驚的是,攤丁入畝的試行,只是一個開始,藏在背後的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才是一整套的組合拳。

如果說上述兩項試行的新政,能夠妥善的結合起來,這對特權群體的打擊和制約,將會起到有效的作用。

激動的是,如果上述的構想真能落實,那能給大明帶來的改變很大,像土地兼並、財政增收等,都能得到有效改善。

“陛下……”

徐光啟難掩激動,擡頭看向崇禎皇帝。

“卿家,你先聽朕說。”

崇禎皇帝擺手打斷道:“涉及到這兩項新政的真諦,朕告訴的人很少,朝野間知道的就更少了。

之所以將這些事情告訴卿家,是朕想叫卿家明白,朕一直在做的事情,其實就是對大明進行維新變法。

不過想做成這些事情,其實是很難的事情。

畢竟觸碰到很多群體的既得利益,這也是大明上下,為何存在眾多弊政和毒瘤的根源所在。

吃到嘴裏的肥肉,想要再讓他們吐出來,其實是很難的事情。

所以想促成維新變法的構想,就需要不斷地轉移矛盾,整頓大明官場的吏治,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在轉移矛盾,就是在嫁接風險。

當然,整頓官場吏治一事,是國朝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是這個度怎樣把握,才是最關鍵的事情。”

崇禎皇帝謀改的思路,徐光啟聽明白了。

就是大明要做的事情很多,要改的地方很多,但是鑒於此前所積攢的問題和矛盾,就需要一個看似混亂,實則平穩的秩序,去不斷的轉移注意,好叫一些利國利民的政策,能夠在相對小的壓力下,有效的試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