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彼得·潘(第2/2頁)

“你聽到的故事版本是怎樣的?”

劣者反問道。

羅素思索了一下:“那是我小時候,媽媽給我講的。

“大致來說,就是有個永遠也不會長大的會飛的巨嬰,把別人家的孩子騙到‘永無島’上冒險的故事。又是與猛獸搏鬥,又是組建空賊團打家劫舍,最後還拿了什麽大盜的寶藏、戰勝了大盜模樣的機器人什麽的。”

“那我就要跟你說,這實際上並非是童話。而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劣者說著,上了停靠在外面的浮空車。

他拍了拍身邊的座位、示意羅素坐在前排。這樣他能方便的講故事、也不用回頭。

……說起來,他們之間的關系是不是變得沒那麽冷淡了?

羅素這麽想著,坐到了副駕駛的位置。

“你有沒有想過,這個童話中的人物……為什麽叫彼得潘?”

“為什麽?”

“因為那就是他的名字。”

劣者答道:“並非是代號,他就叫彼得·潘。”

隨後,他講述了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

彼得潘曾是一位暢銷書作家。他是第一批芯片最後的使用者,在他出生之後、第二批芯片才開始適用。

他一生為孩子們寫了許多的童話故事,那些故事一直流傳到現代。但人們卻甚至不知道作者是誰。

“直到有一天,他的靈感耗竭了。”

“他卡文了?”

“並不。”

劣者意外的知道這個詞的意思。

但他卻否定道:“他是因為收到了一封信……你或許很難想象,那個時代還曾有紙質信的存在。

“那是小讀者給他寄來的信。上面用孩童的筆觸寫著銳利的批評,聲稱他當時一本評價很高的童話書裏面的孩子‘一點都不像孩子’,只是‘套著孩子皮的大人’。當然,後來我們知道,這是嫉妒他才能的同行所耍的陰謀詭計。目的就是影響他的創作狀態,來讓他無暇參與當時一個非常重要的、跨島評選的童話故事獎。

“但彼得潘並不知道這件事。他真的以為是自己寫的不好。

“於是他開始努力思索‘孩子應該是如何想的’。而在這個過程中,他接連收到了五六封筆跡不同的批評信,都是以孩子的口吻、針對他上一本書的批評。那個獎項叫做‘稚心獎’,是幸福島最高級別的童話故事獎。

“他開始懷疑,是否作為成年人的評委與作為孩子的讀者,在童話的審美上產生了分歧?他得獎後的雀躍心情變得暗淡。他並沒有結婚,因此也沒有真正的孩子……因此他無法得到真正的‘孩子的評價’。

“於是他試圖模仿孩子的舉動、模仿孩子的語氣與他人說話。而人們將他視為發了瘋病……很快,他就真的瘋了。”

“所以,他變成了惡魔?”

“不,他只是覺醒了靈能——將自己、連同自己的心智退回孩童時期的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