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考完

柳賀府試第一場至此已全部結束,他將那首五言八韻抄寫在考卷上,便將筆墨等收拾好,等待交卷出考場。

公堂之上,已有數位考生將考卷呈送在唐知府面前,唐知府已看完了場中所有考生的第一道題和第二道題。

待考生呈了第三卷 ,唐知府對照之前判定的兩道題判斷考生取或不取,場中諸生皆是縣試中的佼佼者,能得唐知府一聲稱贊的卻僅有幾人。

柳賀前面還有幾人,他便不慌不忙地等候著,施允眼下還未交卷,兩人約好了一同出龍門。

稍候了片刻便輪到柳賀,他將試卷呈上,躬身道:“見過知府大人。”

他知曉自己這首五言八韻作得只是一般,因而並未報太大希望,只求知府大人別在他考卷上畫個叉就行。

果然,待看了柳賀的考卷之後,唐知府的眉毛皺成了一團,柳賀心中不禁也有些忐忑,這詩作得雖然不如何,卻也是他絞盡腦汁想了許久方才填滿的。

試帖詩是第三道,第一場三道考題中,最重的是第一道四書題,之後是五經題,試帖詩分量最輕,但卻是考生親自呈給考官的。

片刻之後,唐知府看向柳賀,疑惑道:“你兩道經義題皆是文理平實言之有物,堪稱雄文,怎的這試帖詩……”

他點評過的一眾士子中,柳賀四書五經兩道冠絕全場,試帖詩卻在眾人之中為最末,以致於唐知府看到柳賀姓名時,竟不敢相信這三題為同一人所作。

他捋了捋胡須,輕聲道:“也罷,以你前兩篇文章,便是案首也當得,我如何能不放你去院試一展身手?”

“你的卷子我取了,二場三場便不必來了。”唐知府道,“鄉試會試雖不考試帖詩,但你這詩還需磨練一二。”

柳賀的試帖詩若是與他兩篇文章一個水準,他便是唐知府屬意的案首,但柳賀這詩一作,到手的案首就飛了。

本朝雖然不重詩賦,但嚴嵩、李春芳與袁煒皆是靠寫青詞得入內閣,唐知府同樣不擅詩賦,他如此提醒柳賀,只是一個善意的警醒。

“學生知道,謝知府大人提點。”

唐知府輕輕頷首:“院試你須精心準備,為我鎮江府士子揚一揚名。”

其余士子見唐知府如此看重柳賀,心中不禁有些羨慕,不知柳賀究竟作出了怎樣的文章。

“此子聲明我以往從未聽過,朱兄你可知曉?”

“竟被知府大人親自點了,即便不是案首,此子之才不日也將傳遍整個鎮江府了。”

“什麽?此子舉業不過三年?”

一眾士子中識得柳賀的雖然不多,但柳賀畢竟在丹徒縣試中取了第七,且葛長理於縣試前挑釁他一事也有不少士子注意到了。

但對柳賀來說,他心裏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

案首不案首的柳賀倒並不在意,只要能過府試就行,何況他第一場便過了,之後就無需過五關斬六將,能少考一場是一場。

柳賀到了龍門,其余士子見了他皆是遙遙拱手,柳賀也拱手算是打了個招呼。

考場內的氣氛依舊靜謐,柳賀手握著府試通過的憑證,心下一陣激動。

唐知府嫌他詩作得不行的時候,柳賀心中七上八下,他自覺兩篇文章作得不錯,知府讓他再試兩場倒也罷了,如果直接把他黜落了,那他連想哭的心都有了。

……

過了一會兒,施允也到了龍門,考場內的士子此刻大多聚齊了,龍門一開,士子們便三五成群地向外走去,柳賀與施允落在後面,正要去對面坐一坐,就聽身後有人將他叫住:“柳兄,幸會。”

柳賀並不識得這人,對方面龐稚嫩,看年歲應該比他和施允

小了幾歲,柳賀面露疑惑:“兄台是?”

“在下丹陽姜士昌。”

柳賀頓時恍然。

姜士昌的名聲在鎮江府一直很響亮,他爹姜寶是進士,因得罪了嚴嵩被貶謫,眼下嚴嵩垮台,姜寶在清流中的名望反而更進一步。

柳賀知曉姜士昌倒不是因為姜寶,到了晚明,他可比他爹有名,他雖沒登上魏忠賢編的東林點將錄,可論起戰鬥力,他可是能參王錫爵和李廷機的人物。

“姜兄,幸會幸會。”柳賀沖他一拱手,“姜兄找在下何事?”

姜士昌找柳賀當然沒什麽大事,只是此次他與柳賀一同被知府保送進了院試,如無意外的話,府試案首便是他囊中之物,然而他聽唐知府的意思,柳賀的四書五經文竟比他還好一些。

這無疑激起了姜士昌的競爭心。

他少時便極有才名,盡管丹陽縣試的案首並不是他,可論才學,他卻絲毫不輸案首,府城中的士子他雖不太了解,但論文章功夫,丹陽向來要比府城更強一籌。

“柳兄第一道四書題是如何破的?”姜士昌直截了當問道。

柳賀也不藏私,將自己如何破題說與對方聽,本次府試府中必然會出程文集,即便他不說,姜士昌也能看到他是如何作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