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日常

搬家的事紀娘子與柳賀早已定下,誰都攔不住,兩人忙活了一陣,就在村裏人幫忙下將一一應物件運上了車。

柳信生前的不少物件仍留在家中,只帶了母子倆生活所需,見紀娘子神情懨懨,柳賀安慰她:“娘,在城中住累了我們就回來,家又不會跑。”

紀娘子搖搖頭:“娘只是有些舍不得罷了。”

其實沒什麽好舍不得的,柳賀外公外婆去得早,紀娘子只有一位兄長,也在年少時生了場病,早早去了,到現在,紀娘子在世上唯一的親人就是柳賀,自然是柳賀去哪裏她就跟到哪裏。

母子二人上了馬車。

紀娘子上回進城還是數年之前,對鎮江府城的印象早已模糊了。從下河村到西麓鄉一段都是山路,此刻正逢夏季,山中綠樹環繞,又沒人打理,便透著一股濕濕的潮氣,昆蟲的叫聲響了一路。

過了西麓鄉,再走了一條直道,便到了鎮江府的西大門,鎮江府城如今的布局是在唐代的基礎上構築的,大明朝建立後,在原本主城的基礎上修建了四座城門。

進入城中,紀娘子打開簾子往外看,只見街巷內到處都是叫賣的聲音,糕餅油條的香味傳進來,柳賀跳下車,甜的熱的各買了一樣,和紀娘子分著吃。

城中的吃食確實比村裏豐富得多。

過了一會兒,馬車先到了地方,柳賀與紀娘子便一同下車搬東西,兩人租的這間屋子在登賢坊內,坊中住著約十戶人家,這登賢坊是永樂時進士盛祥住過的地方,只是年代久遠,不如虎踞門一帶受士子們歡迎。

大明朝的讀書人多數迷信,讀書也要挑風水極佳的住址,畢竟考運也不是想有就有的,自身得先積極行動。

值得一提的是,講起明代讀書人的兼職,蔔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英宗時的徐有貞就很擅長算命,當然這人以“意欲”二字殺於謙,成為明史上的知名奸臣之一。

“我一人讀書總覺得無趣,有娘和滾團陪我就好了。”柳賀抱著滾團,手指一掂,感覺滾團入手又沉了些,他不由道,“娘,你少給滾團喂些吃的,它又不愛動。”

滾團神情也有些蔫,在馬車上悶得它不舒服,城裏又是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它本來就是一只慫貓,這會兒更是貼著紀娘子腳邊轉來轉去,等紀娘子和柳賀將家裏收拾幹凈了,它才這兒嗅嗅那兒嗅嗅,似乎在熟悉自己的新地盤。

紀娘子人勤快,柳賀本覺得租的這間屋子已經足夠幹凈了,可紀娘子來了之後,一應物事都被她擦洗得幹幹凈凈,她甚至從家裏帶了一盆花草,柳賀驚詫道:“娘,咱們家養花了嗎?”

“原本是沒有的,滾團喜歡,我就養了兩盆,又不費什麽事。”紀娘子道:“明日咱們和鄰居們打個招呼,和人家見一面,以後互相有個幫襯。”

紀娘子所說,柳賀自然都應下。

柳賀和紀娘子都是不喜歡麻煩人的性子,母子之間相處時也是一樣,因而紀娘子有要求柳賀一般不會拒絕,她娘極少找他做什麽,即便有煩心事也不會和他傾訴。

……

就這樣,柳賀和紀娘子在府城中住了下來。

最初幾天,不僅紀娘子不適應,連柳賀也不太習慣,他雖在府城中住了一年,可對於府城中的環境卻並不熟悉,不過他平日出門也不多,常去的地方就是書肆,偶爾和施允湯運鳳一同去府城閑逛一圈。

院試眼下還有時日,新一任的大宗師還未任命,不過此時距離鄉試還有一段時日,提學只需在明年大比前將本省士子召集考察就足夠。

柳賀府試考了第二,在府城士子中,他已經有了一些名氣,本府士子舉辦文會等時往往會將他叫上,柳賀去過一兩回,發現這些文

會比的多是士子的詩詞歌賦,這就有點超出柳賀的能力範疇了。

柳賀之後便未再參加什麽文會。

在家中,他的精力多在打磨文章上。

柳賀習文章時候不分流派,無論是前後七子所提倡的復古文風,還是唐宋派的文章他都加以吸收,只是在寫的過程中,他越來越偏向於唐宋文章,只因秦漢文章於格式上局限多,唐宋文章更加瀟灑自如,也更合柳賀心意。

唐宋八大家中,柳賀最喜歡的是韓愈的文章,有人說,韓文似潮,形容的就是韓愈文章中所含的氣勢。

韓愈既能寫出“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這樣的溫柔詩句,卻又能以一篇《諫迎佛骨表》勸誡皇帝,唐宋八大家的地位其實是由茅坤奠定了,他統編了唐宋八大家文鈔,這才有了後世並列而稱的唐宋八大家。

《師說》與《馬說》都是中學課本上的內容,其中名言警句數不勝數,《祭十二郎文》卻又情真意切,一字一句讀來令人潸然淚下。

柳賀日常不僅練科舉文章,也練散文與詩賦,唐知府都已那般說了,柳賀覺得自己的詩賦確實該加強,畢竟考試雖然不考詩賦,但同窗們交遊時還是會拼一拼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