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再見同窗(第2/2頁)

“現在我唯獨擔心柳家少年郎年輕氣盛,脾氣太大的話,堯堯恐怕要吃苦頭。”

“這倒不必擔心。”楊家娘子道,“你去丁氏族學及府學中打探打探,若他性子太壞,同窗們總能知曉一些蛛絲馬跡。”

“丁顯丁瑯兩位先生作了保證,他性子必然是好的。”

“柳家娘子也說,冬日他們在鄉下時,賀哥兒都讓她先生,灶台上的事他也是懂一些的。”想到這裏,楊家娘子瞪了楊鄉紳一眼,“我嫁給你這麽多年,水可曾燒過一壺?”

楊鄉紳:“……”

他自小錦衣玉食,哪裏的水也輪不到他來燒啊!

總而言之,柳家與楊家雖然還未明談婚嫁,彼此之間卻有了一份默契,紀娘子將新上門的媒婆全推了,到年前這段時日一直盯著新房的整修,除此之外,兩家也在努力為年輕人制造機會,再多談一談,若是有不合適的地方,及時改正也來得及。

這是因為楊柳兩家都極疼孩子,又因雙方都只有一個,自然更為孩子的幸福考慮,也想給孩子留更多自在的空間。

……

這一年時間過得飛快,從應天府返回家中之後,柳賀幾個月內應付的事比過去一年還多,到了年末他才真正靜下心來開始讀書,但不理俗事時讀書是一重感悟,理會俗事後讀書又是另一重感悟了,重新撿起書時,柳賀於讀書一事又有了全新的體會。

十一月,他和紀娘子正式喬遷新居,順便請村裏人及登賢坊的鄰居們熱鬧了一番。

讀書一事他靠的主要是自己,但他安心離家讀書及考試,靠的則是鄰居親朋們的幫助,柳賀嘴上不說,心裏多少還是惦記著恩情的。

到了年底,柳賀又去參加了施允的婚宴。

施允婚宴邀請了族學中不少同窗,柳賀也難得見了湯運鳳與於遙等人一面,兩人如今俱已不在族學讀書,湯運鳳返回了丹陽家中,於遙則在府城中另尋了一位名師。

但兩人都說,再考幾年,若是連秀才功名也考不到的話,兩人便不再繼續了。

讀書既耗費資財又耗費精力,若是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也只能及時止損了。

“讀書之事還是需要天賦的。”湯運鳳笑道,“我從前覺得自己不努力,若是努力的話,舉人功名也不在話下,可努力過後才發現,讀書只靠努力還是不夠。”

他臉上雖然在笑,可笑意卻未達眼底。

“我是真的羨慕你。”湯運鳳感嘆了一聲也就釋然了,“但能在丁氏讀書,能遇見你與誠甫兩位同窗,我已十分幸運了。”

這個話題

顯然有些傷感,柳賀拍了拍湯運鳳的肩膀,兩人沒有再繼續談下去。

柳賀自社學考到鄉試,他屬於沖得很快的那類考生,他在向前沖,自然有人掉隊,到現在,也只有施允一人仍陪著他繼續在考。

縣試、府試、院試及鄉試他都很受矚目,世人只知解元的光環,卻不知從縣試到解元,折戟於其中的士子又何止數萬?

科舉是一場淘汰賽,而非友誼賽。

“今日是誠甫的喜事,你在這說這些做什麽?”於遙推了湯運鳳一把,“難道不該高興嗎?澤遠和誠甫都這般有本事。”

柳賀考中解元的消息傳來時,他在丁氏族學的同窗們都驚住了,之前聽到院試名次就已知柳賀厲害,誰想到,鄉試之中,柳賀竟奪了一省的魁首!

南直隸一省的解元,簡直比登天還難!

眾人甚至難以想象,自己竟和柳賀當過一年多的同窗。

但功名之事就是如此,有白頭的童生,也有少年進士,人人都希望自己能笑傲科場,但放眼大明一朝,能夠名登黃榜的也只有數萬人罷了。

“等會咱們要好好給誠甫灌酒,我們這幾人之中,屬他最得意。”湯運鳳指著施允笑道,“認識他這幾年,還未見他樂成這樣。”

柳賀他們不僅來參加婚宴,也作為接親隊伍的一員去新娘家接親,因一眾同窗中柳賀的功名最高,考才學時柳賀便被頂在最前面,柳賀對對子倒是不錯,念詩時他就有些忐忑了,很擔憂自己會丟了施允的面子,好在新娘那邊只是圖個吉利,並沒有刁難新郎官的意思,施允便被輕松放了進去。

之後同窗們便對坐而飲,幾人既為施允高興,又為前途而惆悵,喝到最後酒還未醉,但人已經有幾分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