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恩榮宴(第2/2頁)

可惜張四維一番辛苦終究抵不過命數,他首輔幹了一年不到,便因父喪丁憂,服喪將滿時,便因病卒於家中,之後的次輔申時行接了他的位置,在首輔之位上幹了近十年。

恩榮宴按例有一員武官待宴,一般來說,恩榮宴的待宴官都是勛貴,辛未科恩榮宴的待宴官便是後軍都督府左都督朱希孝。

朱希孝乃是辛未科殿試的巡綽官,他兄長為成國公朱希忠,可謂勛貴中的勛貴,成國公爵位起於朱能,至今已傳了七代。

朱希孝坐在主位上,張居正則居於他右首,倒不是說張居正權勢不足,只是這是規矩,嘉靖朝時便有大臣挑戰過——嘉靖五年,武定侯郭勛與禮部尚書席書之間便因主位之爭一奏再奏,將《大明會典》上關於恩榮宴的規矩翻遍了,最終嘉靖帝偏向了郭勛,待宴勛臣居左的規矩便定了下來。

……

恩榮宴上氣氛極盛,菜品比之殿試可謂升了數個档次,宴會之上載歌載舞,平素高不可攀的九卿大臣們也都放下架子,接受諸進士的敬酒。

作為狀元,又是張居正親點的會元,柳賀自然代表眾士子向張居正敬酒,張居正此時看著要比會試時和善許多,他好生勉勵了席上眾士子,鼓勵他們為國盡忠。

之後宴會依然進行,但眾進士的心思都已不在美酒美食上了,而是紛紛向各部大佬們敬酒,以便在觀政中留下好印象,分配到更好的衙門之中。

柳賀與張元忭、鄧以贊三人則來到翰林院侍讀學士丁士美面前,日後他們入了翰林院,丁士美便是他們的直屬上司,自然要討好一二的。

翰林院的官職品級中,最高者為翰林學士,正五品,如今的翰林學士是張四維,但他又兼著吏部左侍郎之職,職責重心實際在吏部那邊。

翰林學士以下,有侍讀學士二員,翰林院眼下有侍讀學士二人,一是丁士美,二為諸大綬,丁士美以侍讀學士身份掌院事,可謂翰林院的實際領導者。

丁士美是嘉靖三十八年狀元,諸大綬為嘉靖三十五年狀元,兩位領銜的翰林院可謂學霸的天堂。

丁士美認真勉勵了三人幾句。

之後柳賀又向工部尚書朱衡、左都禦史葛守禮等大臣敬酒,雖然他是狀元,但他並不指望這些朝中重臣能夠記住自己,但不管怎麽說,能混個臉熟也是好的。

柳賀並非圓滑之人,但他並不因為自己奪了狀元就滿腹傲氣——此次參加恩榮宴的翰林官有數位,不說丁士美與

諸大綬,便是羅萬化、陳棟等人,哪個科甲低了?

好在翰林官一向以清貴著稱,面對九卿衙門的官員,翰林們的眼睛可謂長到天上去,向來只有翰林鄙視其他衙門,沒有其他衙門敢鄙視翰林的,別的不說,這可是一幫詞臣,專門給天子寫文章侍讀侍講的,若是講學的時歪上幾句到天子耳朵裏,其他衙門恐怕要忙活上好一陣。

柳賀恭恭敬敬敬了自己的房師沈鯉,沈鯉見柳賀奪了狀元也很高興,便引他與其余翰林相見。

柳賀是日後的同僚,即是自己人,加上他一入翰林便是修撰,地位還在沈鯉這個編修之上,因而眾人對柳賀也是相當客氣。

柳賀為人一貫真誠,不管是官位居於他上者還是下者,他眼下還未入職翰林院,因而都以後輩之禮對待眾位前輩。

“新科狀元果真如仲化所言,是個內斂之人。”

“年紀輕輕便連中三元,又能如此以禮待人,當真了不得。”

“文章也是極其出眾。”

翰林官們充任會試同考官的不少,對柳賀這位會元郎的文章自然很有印象。

柳賀拜了上官,之後便是他的諸位同窗圍攻他這位狀元郎的時候,柳賀的酒量本就不行,方才敬諸位上官酒時已是控制了再控制,可惜他還是沒擋住諸位同年的起哄,被灌了不少酒。

到回到會館時,柳賀腦中也只剩一點意識了,無論如何,他是絕不能在恩榮宴上出醜的,眼下他雖還未授官,可在恩榮宴上太過放縱的話,禦史明日恐怕就得參他一本了。

柳賀躺在床上,只覺得傳臚大典、恩榮宴的種種宛如夢一場。

他這也算是窮人乍富吧?還是得穩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