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敕書(第2/2頁)

既然眾翰林都有表現的想法,丁士美自然也不會讓某一人獨美,他便點了編修以上官職者數人:“一人寫上一封,本官將擇其中最出眾者交給閣老,但修書之事不可耽誤,若是誤了期時,本官也不會饒過。”

翰林官們自是人人稱是。

柳賀也領了寫文章的職責,見身旁同僚都是一副躍躍欲試的神情,他也不由多了幾分認真。

羅萬化不由低聲道:“澤遠,你是晚上出去……”

柳賀苦笑道:“一甫兄,小弟可沒有那種興致,不過昨晚看書有些遲了,早上又醒太早罷了。”

“這敕書你當好好寫。”羅萬化提醒道,“你一貫有才學,若是敕書得了閣老稱贊,日後便不必擔負這修書之責了。”

誥敕之事原本是由內閣負責,嘉靖年間,因張璁之言,嘉靖罷了內閣誥敕侍郎,而將誥敕官以翰林院詞臣為之,而負責誥敕的翰林雖仍掛著翰林之職,但修書、修史這等吃力不討好的事自然就可免了。

畢竟內閣事務為重。

眾翰林接了任務,自然以這敕書為重,柳賀卻不慌不忙地將《實錄》的幾個條文寫完,反正丁士美也未催促,他只要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就行。

忙完條文,柳賀又將韓愈《賀雨表》讀了一遍,他原本就很喜愛韓愈的文章,科考中練文章時也極力向韓愈靠近,而到了翰林院中,眾翰林作文章時也以韓愈《賀雨表》與柳宗元《代柳公綽謝表》為範本。

這起源於洪武朝時,太/祖命翰林院選擇“唐宋名儒箋表可為法者”,眾翰林衡定再三,最終以這兩篇為樣本,之後翰林文章便依此而作。

柳賀泡了一杯茶,配著趙志臯帶來的果幹吃,出過汗之後,思緒仿佛也更通暢了。

柳賀有一陣沒寫文章了,但文章功底依舊在,他磨好墨,閉目沉思了一會兒,腹中醞釀著敕書的格式。

思索了約莫一刻鐘,柳賀才在稿紙上動筆,寫這種文章的重點是要打好腹稿,不能一邊想一邊寫,柳賀思考得慢,寫起來速度卻很快,不過一會兒,他便將一篇完整的敕書寫完。

柳賀剛剛擱下毛筆,丁士美便自裏間走出:“還有哪一位翰林未交?”

應聲者不過三兩人而已。

柳賀原本覺得自己寫得挺快的,此刻才驀然意識到,他居然是最慢的幾人之一。

他當下便也不等了,將自己的文章交予了丁士美。

此刻窗外天色已經有些發暗,柳賀與諸同僚拜別,不緊不慢地向會館走去。

……

柳賀在掰指頭細算紀娘子與楊堯來京的時間,不管怎麽說,他一個人住在會館裏終歸有些寂

寞,讀書時還有一群同窗好友作伴,到了京中卻只剩他一人。

第二日休沐,柳賀便去了他的新宅打掃衛生,這新宅面積不大,位置也不算好,但勝在清凈,距離翰林院也不遠——這是嘉靖朝時一位外官的住宅,此人外放後便極少回京,家中子弟也無考中進士者,京中住宅便荒在此地。

柳賀雇了一個人看家,順帶替自己除除草,休沐之日他則購置了一些家具等,這樣紀娘子他們過來也好直接入住。

柳賀如今工作五天休一天,一個月算下來一共五天假,這是大明朝給身份尊貴的庶吉士的特殊待遇,若是其他地位不夠的官員,旬休的也有。

翰林官這個群體著實特殊,也難怪韓楫要唧唧歪歪。

……

柳賀倒是安安穩穩休沐了,法定的節假日,誰也不能催促他出來幹活,反正他是翰林院的新丁,也沒什麽“要事”非得他上班處理不可。

而掌院丁士美卻沒能休息,將眾翰林的文章收齊之後,丁士美便一篇篇慢慢選了起來。

敕書這等文章,眾翰林都寫得文辭華美,將自己平生所學盡數展示,然而內閣首輔高拱、張居正與殷士儋都是實幹之人,有些文章即便他交了,幾位閣老恐怕都會不喜。

丁士美沉思一二,最終定下兩篇,第二日一早便來到內閣值堂。

眼下李春芳致仕,內閣之權由高拱獨攬,高拱為人傲慢,與徐階不睦,與李春芳的相處也不算融洽,加上此前擠走了陳以勤與趙貞吉的光輝偉業,朝中眾臣都在猜測,高拱與張居正、殷士儋之間必然還有一戰。

不過高拱等人倒不是嚴嵩為相那時,即便有私欲也是為公事,而嚴嵩則是為自身利益媚上欺下,將朝政攪和得烏煙瘴氣,朝臣自身的安危也難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