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柳賀勸架(第2/2頁)

這一聲喊得極大,柳賀也一個激靈被嚇醒了,他披上衣裳,問道:“何事?”

“運河上,鹽運司衙門的船入鈔關時被攔下了!”

柳賀心中暗罵了一聲麻煩,鹽運司衙門及鈔關都是戶部的下屬衙門,這兩方都驕橫慣了,一貫不把地方上的親民官看在眼裏。

若柳賀還是翰林院修撰,這兩方打起來,他鐵定在一邊吃著瓜再吐幾顆瓜子,可如今事情發生在揚州府地界上,柳賀倒是能說一句“關我屁事”,可事兒他還是得管。

柳賀穿上官服,坐上馬車趕去鈔關。

江都縣丞已在一旁恭候多時了。

自江都知縣被免職後,江都縣的庶務便一直由縣丞代領,這缺已空出許久,朝廷卻依舊未派出官員上任。

若說揚州知府在天下知府中屬“最緊缺”,江都知縣在天下知縣中應當也是數得上號的緊缺,這樣的位置,非進士出身的官員自然不能服眾,但江都知縣本身只是七品,三甲進士任官的最低點也是七品,不可能在外官幹不滿三年的情況下平調,所以這位置一直都空著。

難道真要等萬歷五年的新進士?

那還得等上一年半,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江都縣丞快到安享晚年的年紀了,他原本是江西南昌府學的教授,考滿為優之後才來江都縣擔一任縣丞,此前江都知縣還在時,他肩上擔子還不重,如今卻累得一張圓臉都瘦扁了。

縣丞見柳賀的機會不多,但他和府中通判、推官等多有往來,柳賀也從姜通判口中聽說,說這江都縣丞成日哭訴,希望朝廷早日將他們縣尊派過去。

江都縣是附郭縣,鈔關與鹽運司衙門都在縣內,這兩方產生沖突,最先報的自然是江都縣衙。

一把年紀的縣丞如何擋得住這聲勢,當即報了府衙。

柳賀來的路上已經問清了詳情,說是鈔關攔下了鹽運司衙門的船,似從船上攔下了超出數目的貨物。

“此事南京戶部可有人知曉?”柳賀問。

“下官不知。”

柳賀到來後,一眾官員自然以他為先,為他讓出一條道來。

這兩個衙門鬧出矛盾來是小事,內部的事可以內部解決,但鈔關攔下鹽運司的船後,鹽運司豈肯罷休,當即將水路攔住,以致過往船只都無法通行。

江都縣丞已經勸說過一次,可他們豈會將小小正八品縣丞放在眼中?

“王鹽司來了麽?”

“王鹽司去南京戶部辦事,至今仍未歸。”

“還真是巧。”

柳賀行至鈔關入口,果然,鹽運司衙門的船正橫在中間,過往的船只被堵在兩側,可惜礙於鹽運司聲勢不敢聲張。

兩個衙門盤踞在揚州府,彼此之間有些沖突也是正常的,便是揚州府中這些成日陪笑的親民官,提起鹽運司衙門心裏也是罵,只是平日不敢惹罷了,不代表心中沒有怨言。

“揚州知府到。”

見柳賀來此,鈔關的兵丁與鹽運司的船員只是懶洋洋看了柳賀一眼,行了個不太恭敬的禮:“知府大人,您來評評理,鹽運司的船到了哪一處都是暢通無阻的,我等前幾日過臨清鈔關,帶著一樣的貨,為何臨清鈔關不攔,偏偏你揚州鈔關攔我?”

“我等奉命行事,這位大人若是有怨,去戶部便是了。”

當著柳賀的面,兩家竟然又吵了起來。

柳賀眉頭皺起:“肅靜!”

“鹽運司衙門與鈔關的事非本官管轄,但這運河上船只往來,俱是我揚州府城中行商的商船與百姓,你們攔在此處妨礙旁人,本官倒真要寫信給王司徒問一問,他戶部的官員就如此驕橫?”

柳賀一開口就報上王國光大名,鹽運司與鈔關諸人均詫異地盯向了他。

“我揚州商事若是因你鹽運司與鈔關產生影響,本官定然要狠參王鹽司與華將作一筆。”

原先是鹽運司與鈔關之間發生的沖突,可柳賀來之後不僅未相勸,甚至將矛盾變成了揚州府與鹽運司、鈔關兩方的矛盾。

這話說完,柳賀就命人搬來椅子,施施然坐了下來:“本官今日就坐在這等,若是王鹽司和華將作不給本官一個說法,本官今日就在這不走了。”

聽見此言,鈔關兵丁與鹽運司衙門諸人不禁都愣住了。

“知府大人好大的口氣,王鹽司豈是你說參就能參的?”

柳賀微微一笑:“那你就去和你家王鹽司稟報一聲,看本官究竟敢不敢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