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後續(第2/2頁)

柳賀在揚州府任親民官,還是希望自己為百姓做的事能被看到,他也不願處處樹敵,給天子及朝臣留下好勇鬥狠的印象並非好事。

柳賀詢問姜通判:“鹽運司、漕運及鈔關之間是否常有沖突?”

姜通判回憶片刻:“倒是不常有,不過這幾個衙門之間關聯頗深,也很難一團和氣。”

“的確如此。”

所以揚州知府的日子也不好過,鹽商們都是錢袋子,鹽運司、漕督和鈔關又比一般衙門驕橫一些,柳賀在任未滿一年,卻已經深深領教過了。

他將《論商》一文修改完畢,之後交予驛使,將之傳至京中。

到這時天已黑透了,柳賀飯都沒來得及吃,匆匆回家吃了兩口飯,妙妙已經睡得很香了。

“你今日還說要陪她玩,她等了你許久還不見你來。”紀娘子嗔怪道,“每日不見你人影,一露面就是這副餓狼相,堯娘和妙妙你也不顧了,你幹脆搬張床住到衙門裏,省得跑這幾步路。”

柳賀擱下筷子,將碗遞給紀娘子:“娘,再替我盛一碗。”

紀娘子也拿他沒法,將柳賀飯碗盛滿,還用勺壓了壓,這樣能多塞些飯。

她倒不是抱怨柳賀成日只惦記著衙門上的事,柳賀早就與她說過,既然要當官,他就踏踏實實當一個好官。

好官哪有不累的?

海清天在江南的時候,鎮江府裏的官員成日戰戰兢兢的,紀娘子遠遠看過一眼,只覺得海清天又黑又瘦,和在田裏幹活的老農無異。

紀娘子是不願柳賀忙到連吃飯都顧不上,把身子累壞了該怎麽辦?

她這當娘的也就罷了,楊堯年歲還輕,妙妙又那麽小,柳賀一忙起來就連妻兒都忘了。

“等這段時日忙過了,兒子再去陪妙妙多玩幾日。”

外官三年一考,柳賀在這揚州知府任上已經幹了快一年,最多再過兩年他就該動了,何況看最近傳出的風聲,柳賀在這揚州知府的任上也未必能幹滿三年。

“賀哥兒,你是男兒家不知道。”紀娘子道,“妙妙眼下看著還小,再過幾年她就大了,能快快活活在家待著的日子沒幾年。”

“娘為何常叫你陪著堯娘?堯娘嫁了你,就不如在家當姑娘時自在,妙妙將來也是這般。”

“兒子知道的。”柳賀道,“妙妙是我的女兒,她想做什麽便做什麽,即便她在家待到五十歲,兒子也會一直養著她。”

在揚州,柳賀陪伴妻兒的時間確實不如在京中多,主要是府衙中時不時便會有急事,有時柳賀睡到深夜也會被叫醒,而在京中時,在翰林院修史的時候最為自在,按時點卯,按時下衙,就算有事

也是內閣和六部煩神,根本不需要他一個小小的翰林修撰勞神。

不過平時的休沐日,柳賀已經盡量空出來陪著楊堯及妙妙了。

今日是紀娘子見妙妙一直等柳賀,就抱怨了他幾句。

“相公被娘訓了?”

“娘子竟躲起來看為夫的笑話,不知去救一救為夫。”柳賀將衙上的事和楊堯講了講,楊堯便問:“王鹽司,可是你前些日子提過的那位?”

柳賀點點頭:“是他。”

“之前二叔的事可有眉目了?”楊堯問。

“顧為已替我查得差不多了,不過此事要先保密。”

“相公不必把娘的話放在心上。”楊堯道,“若非二叔的事,我也不知官場竟如此兇險,我少時也常聽父親說叔祖父當年鬥劉瑾時如何,可事情太過久遠,我已快記不清了。”

柳賀通常只和她說好事,不會把麻煩事說給她聽,可楊堯與府中官員、士紳夫人交遊時,也從只言片語中知曉柳賀如今的處境。

作為妻子,楊堯覺得柳賀是一個很好的夫君。

他孝順母親、敬重妻子、疼愛女兒,府衙中事務繁忙,但楊堯並沒有被冷落的感覺,平日只要有空,柳賀便會與她聊天、聽曲、下棋、讀書,他忙起來顧不上,楊堯便會收到他手寫的致歉信及首飾。

兩人成婚後,柳賀送了楊堯許多支發簪,楊堯出門時換著戴也戴不過來。

何況紀娘子溫和,妙妙偶爾調皮一些,多數時候乖巧又可愛,楊堯年少時便想尋覓一個能夠和自己說上知心話的郎君,她覺得,柳賀已經是最好的了,她不會要求更多。

“再等幾年,我這官當夠了,就去找家學堂,當教書匠去。”

“夫君還說要替我掙誥命,此時卻想著叫我當教書婆了。”

夫妻二人相視一笑,仍如新婚時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