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天子的煩惱(第2/2頁)

出了文華殿時,天已經全黑了,柳賀有種身心俱疲的感覺,加上肚子還餓著,他走路都沒什麽力氣。

陳矩為他掌著燈,道:“今日累著先生了,陛下這幾日常茶飯不思,人都瘦了一些,所幸今日先生在,能多開解陛下一番。”

柳賀道:“公公客氣了,這是臣份內之事。”

在陳矩這宮中內侍看來,天子是思慮過多以致瘦了,但柳賀覺得,天子的體型已經比常人要胖許多,不加以控制的話,於身體無益。

他過去提過一次,包括張居正也相當關心天子的身體,不過天子這人在飲食上多少有些叛逆,臣子們說的話他未必會聽。

後兩日,或許是聽聞柳賀勸天子有功,他又被叫進宮兩回,連馮保都抽空出來見了他一面,太後也有賞賜給他。

上回柳賀見馮保時,對方是權傾朝野的大太監,自己只是初出茅廬的小翰林,地位上不對等,馮保一句話就能叫柳賀滾回老家。

到今日,馮保仍有權勢,柳賀卻是詹事府少詹事,馮保想動他也需掂量掂量。

不過對待太監,柳賀是能不得罪就不得罪,太監未必能幫上自己的忙,可他們壞事的本事卻是一等一的,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他們的知名度可是不遜於任何一位忠臣。

“柳學士,士別三日,咱家當真對你刮目相看。”

馮保這人其實情商相當之高,文學造詣也不錯,他如今在朝中可稱得上一手遮天,不過他倒也不是十分狂妄,主要是有張居正壓著,在政事上,馮保的幹涉十分有限,他的主要精力仍在宮中。

“咱家還以為,柳學士你一去揚州就回不來了。”馮保撥著杯蓋,“柳學士倒是比咱家以為的更有本事,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柳三元。”

柳賀道:“公公謬贊。”

“你我都是為天子效忠,何來的謬贊?”馮保道,“柳學士不必自謙,你初來翰林院時,咱家便知你柳學士非池中之物。”

柳賀微笑著等待馮保的下文。

第一見馮保時,他可謂戰戰兢兢,馮保當時有意招攬他,可柳賀畢竟是張居正的門生,又是三元及第,不管怎麽說,和太監攀私交名聲總是不好聽,如那陳思育,眼下雖升了日講官經筵官,可翰林們卻都不太瞧得上他。

柳賀的地位雖依舊與馮保有很大的差距,可他心中已經不忐忑了。

馮保說的還是張居正奪情之事,意思是,張居正此時就快返京,他作為首輔,天子大婚不容錯過,因而柳賀需將翰林院眾官員按住了,莫要

再橫生枝節。

柳賀對此也是贊同:“天子大婚,百官共賀,天下百姓也紛紛為天子祈福,到了此時,想必也不會有不長眼的將這事挖出。”

再說了,就算有,通政司也不是吃幹飯的,這時候的奏疏都不知攔一攔,倪光薦恐怕是嫌自己通政使的位子坐得太穩。

馮保又與柳賀道,說柳賀為日講官時,當多教天子為政為君的道理,唯有如此,到天子親政時,他才能接過這大明天下,穩住祖宗打下來的基業。

柳賀回道:“這下官也知。”

“若陛下行事有頑劣之處,柳學士也好與咱家,與太後娘娘報知。”

柳賀仍是老老實實應了。

但作為前朝官員,如果天子有情況,他第一時間自然是去找內閣,舉個例子說,柳賀與張四維關系不睦,與武清伯李偉關系也是不睦,可他任日講時若是遇上什麽事,他寧願先找張四維,把功勞丟給張四維。

文官有文官的路子,這就是合群。

柳賀此時就算答應了馮保,可答應是一回事,真正做起來又是另一回事。

……

二月初,天子即將大婚,張居正也自荊州回京,比起離京時的熱鬧,張居正回京時可謂低調無聲,不過就算如此,柳賀依然感覺到了京中風貌的不同。

張居正在京與不在京,形勢顯然還是不一樣的。

二月裏翰林院仍有變動,許國升了南京國子監祭酒,朱庚任了經筵官,柳賀也聽聞自己要升至侍讀學士的消息,可惜只有傳聞,卻不見實際的行動。

天子成婚當日,皇後正位定,當日祭長陵、獻陵、景陵等歷代大明天子陵寢,冊封皇後之後,天子同樣冊封了昭妃與宜妃。

柳賀作為天子講官,也被賞賜了銀幣□□等。

然而冊封禮剛成,天子便向戶部伸手了,要戶部和光祿寺各給十萬兩花用。

天子成婚前便很能花錢,成婚之後更是變本加厲,新任戶部尚書張學顏剛上任,就不得不苦練哭窮的技術。

殷正茂哭窮,人家都知道他是假哭,可張學顏就未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