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施行(第2/2頁)

柳賀道:“下官會與姚宗伯細商。”

王府科歸了柳賀管理,科舉卻是姚弘謨的管轄範疇,柳賀行事謹慎,自然不會犯越權這種簡單錯誤。

他承認張居正說得很有道理。

本質上是為了省錢。

但好不容易見了張居正一面,不談談條件,柳賀不願回去的:“恩師,弟子此前提過的作物品類一事,還望恩師多行便利。”

張居正眉頭一皺:“澤遠,你是禮部官員,戶部、工部事伸手太過,張子愚、曾三省必會有所不滿。”

柳賀道:“作物品類並非大事,但弟子覺得,若長些耐旱、耐澇的作物。災荒之年能使百姓不至餓死,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此事弟子在揚州時便一直關注,也尋訪了數位知農事的官員,依他們所說,此等作物若真能尋到,我大明百姓必然能安居樂業。”

事實上,紅薯、玉米等農作物在明朝時已經傳入國內,卻並未引起朝廷的關注,恰逢小冰河期,陜西、河南等地又有旱災、蝗災,李自成、張獻忠於陜西起義,進而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而清朝時陜西等地也有災害,但紅薯等作物的廣泛種植卻叫百姓能在災年安穩活下去,這兩個例子進行對比,真叫人有種時也命也的感覺。

柳賀難得在一件事上如此固執,張居正也知柳賀並非那種想一出是一出的官員,也只能道:“此事你若要為,不必大張旗鼓,若真有奇效,也能帶給我看看。”

“弟子多謝恩師。”

張居正道:“你如今雖為禮部右宗伯,天子那邊的課程仍不可落下。”

“弟子知道。”

自任詹事府少詹事後,柳賀便由日講官的身份升了一級,當上了經筵講官,不過他所講述的內容與從前並無太大區別,仍是教授天子為君之道。

張居正一提天子,柳賀便忍不住在心中想,張居正究竟打算何時歸政給天子?

天子大婚後,朝中便不時有官員上疏,要求張居正歸政,但提起此事的官員大多被貶了。

柳賀猜,恐怕要等一條鞭法施行成功那日,張居正自覺功成身退了,方才考慮歸政給天子。

以他的傲氣,不可能丟一個爛攤子給天子。

作為門生,柳賀覺得,張居正並沒有坊間傳聞的那般迷戀權勢,他和嚴嵩還是有不同的,他是工於謀國拙於謀身之人,只是在首輔之位上,許多事情身不由己,他也只是在被裹挾著前進罷了。

距離萬歷十年也僅僅只剩四年而已。

……

無論如

何,新的《宗藩條例》已是定下,此事經內閣、禮部商定而成,下發時,因有柳賀那封《奏宗藩事疏》在前,新《宗藩條例》的反對聲遠沒有先前那麽響。

當然,朝堂上仍有反對聲,只是張居正威勢在那邊擺著,反對聲算不上十分大。

何況新《宗藩條例》可取之處頗多,戶部對此大力支持,戶部的書算們算盤珠子一撥,便知一年能節省多少銀兩。

何況《宗藩條例》對宗室的行事也有規定,如在地方不擾民、布政司及府州縣官未收到百姓訴狀的,漲薪,如有助力文教、解危濟困的,漲薪……

宗室嫌工資低,沒關系,多做好人好事自然漲工資。

此項規定對於品級高的宗室約束力或許有限,但對於品級低的宗室卻很有誘惑力。

何況有漲就有跌,懲罰一旦下了,就得從低處慢慢漲起。

見了新《宗藩條例》的內容,眾朝臣不由感慨:“這柳三元當詞臣著實有些屈才了,我看他應當去戶部任職才對。”

“去戶部,那《祭師文》又該由何人來寫?”

《祭師文》已是士林中公認的第一等好文章,若要寫出此文,簡單,先中解元,再中會元,最後中個狀元,如此便邁出了寫好文章的第一步。

眾朝臣:“……呵。”

只要涉及銀子的事,柳賀是恨不能將銅錢都掰開來算了,又精明又能算計,只叫人感慨,他將揚州府上下管得服服帖帖的傳聞果然是真的。

這般看的話,柳賀行事著實不像最清貴的翰林。

自揚州知府任上至今,柳賀給在朝官員們留下了很會掙銀子的印象,商稅、鹽稅,再到今日這新出的《宗藩條例》,都和柳賀脫不開幹系。

但對柳賀來說,《宗藩條例》發布是發布了,可事情究竟能否推進,還得看施行之後的效果。

果然,新《宗藩條例》施行僅一月,對柳賀的彈劾就已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