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推出(第2/2頁)

柳賀自己便經歷過這種事,他覺得,能在結親之前看清親家的真面目,總好過日後送女兒去受罪。

張吳二人辦了幾日報,對報紙該如何辦也有些見解,幾人討論著細節,吳中行終於忍不住問:“澤遠,辦報當真能令士子不再群聚論政嗎?”

“這我也不知。”柳賀道,“但辦報好過廢除天下書院。”

總之張居正已經允了他辦報,至於效果如何,辦了再說。

……

萬歷七年二月十二,是一個適宜動土的黃道吉日,《育言報》便在今日在各書肆、書院及驛站、碼頭等地售賣。

讀書人對此倒是期待萬分,然而書肆反響卻只是平平,畢竟這報紙是新鮮物什,禮部可以辦一期便停,他書肆將這報紙引進來,若賣不出去,虧損的是書肆的本錢。

不過張居正廢除書院一事鬧得沸沸揚揚,故而了解到《育言報》是在今日發售後,京中官員都派人買了一份。

居庸關疊翠書院。

這是位於居庸關、由嘉靖時禦史蕭詳曜所創設的一座書院,北京城內至今沒有一座書院,仍以官學為主。

因張居正屬意廢除書院,疊翠書院的士子們自然十分關注京中動向,此處離京城近,因而這一日下午,書院外傳來馬蹄聲,其余士子上前圍住一人:“《育言報》可買到了?”

“已在了。”來人道,“買這《育言報》的,也多是如我等般的年輕書生。”

待那人將《育言報》展開,露出其廬山這面目時,眾士子都有些失望:“這便是那《育言報》?”

只見這《育言報》版面雖大,所用的紙卻是平平,且字跡偏小,不似官辦文章那般大氣恢弘。

“正是。”來人道,“一共花了二十文。”

“多少?”

聽到報紙的定價,士子們均是驚詫,時下紙價與書價都不便宜,二十文也不過只夠買兩三個燒餅,能以燒餅的價錢買上一份報,這《育言報》當真是……十分實惠。

“既這般便宜,李兄為何不多買幾份?”

“我至書肆時已是晚了,只搶到這一份。”

眾士子便不再多言,轉而去看《育言報》的內容,先看版頭,“育言報”三字及“有德者必育言”一句居於正上方,題字者為萬歷皇帝朱翊鈞。

見了天子之名,在場的書生皆露出恭恭敬敬的神色,無人敢再批判《育言報》了。

眾人先看頭版文章,第一篇便寫了當今書院之五大罪過,眾士子見了

便想反駁,然而讀過文章全貌後,只見這文章陳詞有力,文采斐然,論述更是引經據典,讀來令人豁然開朗。

他們身在書院便只知書院的好處,然士子誇誇其談之風若興,文風必浮,若這些士子入了仕途,恐怕又要出幾位青詞宰相。

“這文章是何人所作?”

眾士子未等太久便得到了答案,這文章最下方有一行小字,附注了作文者名姓,只有柳賀之名,而無官銜等。

可在場讀書人哪一個不認得柳賀?

“柳三元的文章,我定要謄抄一卷。”

“《育言報》第一期便出了柳三元文章,報上寫,此報每旬一出,待本月二十二那日,我等定要早些上京。”

除了論書院之罪外,《育言報》也批評了當下的許多風氣,如禮制上的逾越之處、官場的浮躁之風等,措辭十分之毒辣。

眾士子平日激辯甚多,可讀了報上內容,卻覺得自己平日所言還不如這報上一針見血。

待翻看到後幾版,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袁黃的《舉業彀率》都有所涉及,農事、水利、醫藥、數算等內容叫士子們耳目一新,除此之外,姚弘謨一首詩作也被放到“新詩專欄”裏,而最讓眾人驚詫的,是《育言報》竟教人番邦文字及風俗,雖所占版面不多,可時下士人對番邦毫無了解,讀了《育言報》後,眾人著實開了眼界。

疊翠書院這一下午便在讀《育言報》中度過了,這報論厚度遠不及書卷,可讀到最後一版時,眾人都有意猶未盡之感。

“這《育言報》說,人人皆可投信,不拘出身,我等只要將報上所附的地址記下,改日寄信便可。”

“京中新開了家鴨店,是正宗的江南口味,若有空,你我一道品嘗一番。”

書生們對廣告為何物甚是不解,但看報上形容,這店裏的鴨子美味非常,實在叫他們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