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農事(第2/2頁)

和村裏人請教時,柳賀也一點沒有狀元郎的架子,久而久之,大家便都願意教他,反將他身份忘得一幹二凈。

柳賀任親民官時也讀過不少農書,此時雖有致力於農事的官員,可成書者少,更缺少系統性講農業種植的書,眼下徐光啟只是個十多歲的少年郎,距離他寫下《農政全書》還有許多年,而其余農書,如《汜勝之書》、《陳旉農書》、《齊民要術》等,除了元代王禎的《農書》外,其余距今都太過久遠。

柳賀便想著,待《育言報》發行一段時間,便要將報中所載的農事、水利、醫藥、番文”各方面的經驗集結成書。

他少時讀書便覺要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如今萬卷書恐怕已讀得差不多了,行萬裏路的境界他卻仍未達到。

回鄉之後他也享受到張居正的特殊待遇——一期《育言報》發售,便會快馬送至鎮江,交到柳賀手上。

柳賀覺得不必如此大費周章,可潘晟卻覺得,《育言報》雖被放給了張元忭等人,但這報紙畢竟是柳賀的心血,還需他多加審核、關注。

柳賀自己上手翻了田,又將鎮江府中所藏的農書讀過,再聽取老農的意見,於農事上見解漸漸深厚了起來。

甘薯是他極力推廣,其余如玉麥、土豆等作物也各有其效用,但柳賀也不只關注這幾種新作物,稻、麥等如何增收也是他關注的話題。

楊堯對柳賀也十分無奈,不過她早已習慣了柳賀如此——在京城時,柳賀操心朝事,每日不得閑,到了地方上,即便此刻無官無職,柳賀同樣忙得熱火朝天。

剛回家不久,他已經黑了瘦了。

他和鎮江知府林應雷、丹徒知縣甘世價都打過招呼,二人十分樂意將本府知農事的吏員交由柳賀指派,那小吏便帶柳賀下鄉去,詢問何處,以探尋作物增收的方法。

林應雷與甘世價皆十分疑惑,兩人卻不敢輕易問詢柳賀。

但再過一月,兩人便自《育言報》農事一欄瞧見了柳賀所撰的文章。

《育言報》問世不過半年,卻已是朝廷官員、士紳、讀書人必讀的報紙,各地書肆進報十分積極,報紙到手的速度遠比一般書籍更快,即便在鎮江府地界,官員們讀到的《育言報》也只比京城慢上一兩期而已。

事實上,《育言報》農事一欄依舊不為官員所重,《育言報》所收的稿件大多來自對農事有興趣的讀書人和吏員,其中有功名的並不多,進士更是屈指可數

而林應雷與甘世價所讀的這一期《育言報》,在農事欄中撰文的竟是柳賀!

“右宗伯這是何意?莫非真不願爭閣臣之位了?”

也有人覺得,柳賀這堂堂三元郎真是墮落了,他詞臣出身,官至禮部右侍郎,所掌的是天底下最重的規矩,可謂清貴到了極致,然而他不僅不爭入閣,竟自甘墮落,為區區農事撰文去了!

他們雖知柳賀大力推廣甘薯,也知這甘薯產量驚人,可正統讀書人不該專於此事,有此空閑,不如多讀幾篇聖賢文章,日後也能有佳篇存於世間。

柳賀在農事一欄中早已寫道,“士農工商,農為根本,農之盛,在地利也……”

他強調,太/祖重農,然重農一事不僅要重視糧食的種植本身,也要注重產量的增長,結合天時、地利,用正確的方法引導百姓種植,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柳澤遠這文章,細讀之下,當真功底紮實。”戶部尚書張學顏贊道,“且條陳在理,我再令各地踐之,待明歲夏稅秋糧收繳時,或許會有別樣收獲。”

張學顏與柳賀關系只是平平,柳賀力推甘薯算是搶了戶部的活計,當時張學顏並不高興。

可甘薯在陜西、河南等地種植後,效果十分之好,二地所報的餓殍、饑荒數減了不少,於戶部而言,這也是一項功績。

因而《育言報》上的農事一欄,張學顏可謂期期不落,對戶部來說,辟一塊地開荒並非麻煩事,但若實踐有效,其效用往往遠超張學顏的預期。

張學顏和柳賀沒有深仇大恨,他是張居正鐵杆,柳賀在張居正歸政一事上如此知進退,所攬的各項事務成效又非同尋常,他眼下雖離了京城,在官員中的口碑反倒比在京城時還強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