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番外十 柳閣老回鄉終(第2/2頁)

“好。”柳賀應了下來。

於遙是府城人,不需要打探,柳賀便知他如今住在哪裏,於遙當年進學無望,便在鎮江府謀了一份生計,他是柳賀舊友的事,他幾乎從不對人聲張,連家中子侄也不清楚。

待柳賀與施允找上門,他兒子才知自家父親有這一份交情在。

柳賀問到時,於遙道:“你二人一人是閣老,一人是部堂,我若成日宣揚你我為舊日同窗,豈不是玷汙了你們的名聲?”

他未曾借柳賀與施允名聲謀過什麽,故在二人面前,他仍能維持著舊日同窗的尊嚴。

若他事事求二人,在外又靠二人名聲招搖,此時必然是唯唯諾諾,在二人面前擡不起頭來。

柳賀心想,當年他問紀文選願不願意和他一道去京城時也是如此。

再好的情誼,只要摻雜了利益糾葛,便很難保持當初那一份純真。

柳賀和施允同朝為官,施允也從未因自己的官位晉升等向柳賀求過什麽,他在工部尚書任上也和柳賀有過分歧。

私交是私交,公事是公事,二人分得很清。

待見過於遙後,柳賀忍不住對施允道:“誠甫,你我二人運氣當真很好。”

“誰又言不是呢?”

讀書時,柳賀遇上了孫夫子和兩位丁先生,又有品行高潔的同窗,便是在赴考的路上,也有施允一直陪著自己。

之後到了京城,他成了張居正的門生,受過對方多番照料,在翰林院中,他又結識了沈鯉、羅萬化及於慎行這般能幹事、又有品德的同僚。

為閣臣時,王錫爵與柳賀幾乎同心同力,柳賀在內閣中便多了一份支撐,少了許多麻煩。

……

湯運鳳如今是依舊生活在丹陽,他年少時精力十足,前幾年生了一場病,身體已經不太健壯。

不過湯運鳳的性子仍如從前一般,十分看得開。

他自嘲讀書不上進,可他家長子卻是讀書的料子,前一科鄉試,他家長子中了舉,可惜會試未中,如今正在家苦讀。

“也算是圓了我當年的一場夢。”

湯運鳳長子知曉他曾在丁氏族學讀過書,問他認不認得柳賀和施允,湯運鳳只說不熟。

柳賀嘆道:“你說一聲熟悉,我二人不會如何的。”

湯運鳳搖了搖頭:“他性子有些像我,平日讀書雖用功,可一旦知曉你我當年是同窗,他少不得要動一動心思。”

柳賀和施允對視一眼,心中也有幾分無奈。

他們二人都在朝為官,彼此之間倒沒有什麽隔閡,可湯運鳳、於遙二人則不同,雖柳賀和施允待他們仍如少時那般,可在他們眼中,柳賀二人已不是當年的模樣了。

於遙、湯運鳳二人見他們時態度與少時並無太大區別,這已令柳賀十分欣慰了。

這一回幾人再一聚,菜吃得清淡了些,酒也飲得少了些,再說一說鎮江府如今的變化,幾人之間倒是親近了許多。

一晃已是三十年了。

人生能有多少個三十年?

“當年我便覺得你二人會很有出息。”湯運鳳道,“待澤遠你當了閣老,又當了首輔,我和丁先生他們都不敢相信。”

柳賀和施允中舉的時候,他們便覺得,有一位舉人同窗十分了不得了,待柳賀中了三元,湯運鳳甚至懷疑,他究竟是否和柳賀同過窗?

一樣的族學,一樣的先生,怎麽柳賀就那麽厲害?

之後柳賀進京當了部堂,又官至閣老和首輔,湯運鳳已不知該如何說了。

他心中自然為柳賀高興,卻又時不時懷疑人生。

柳賀回鄉的事他也知道,可他從未去柳府拜訪過柳賀。

官與民之間的鴻溝可謂巨大,湯運鳳也有自己的尊嚴,他去柳府拜訪,柳賀若裝作不認得他怎麽辦?

湯運鳳當年便知柳賀是坦蕩君子,他在朝廷當了那麽多年大官,卻依舊將自己視為知己,湯運鳳心中也感慨良多。

果然,柳澤遠還是當年那個柳澤遠。

時移世易,柳賀仍如當年讀書時那般。

果真不枉他們相識一場。

出酒樓時,柳賀與施允走在前頭,剛走了兩步,迎面而來的身影便叫柳賀吃了一驚。

這麽多年過去,他以為楚賢已不在人世了,誰知還能在府城中碰見對方。

楚賢顯然也認出了他,雖然柳賀樣貌已蒼老了許多。

“楚伯父。”柳賀恭恭敬敬喊了一聲。

“當不得,當不得。”

楚賢急急往後退了幾步,便上了馬車,消失在柳賀視線之中。

與他的齟齬,柳賀早已忘得精光,他也從未問過旁人楚賢的近況。

他已到了這個年紀,年少時的恩怨自然如風般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