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番外十二 兒女(第3/3頁)

他感覺,即便身在這大明朝,他與海外國家仍是奇妙地聯系起來了,還是通過知兒這個渠道。

總而言之,之後知兒又出了幾回海,在頭一次出海時,他遇上了不少問題,比如物資帶得不足,比如船本身航行的裏程有限制,他便埋首到了淮安的船廠,請裏面的工匠為他造出一艘更好的船。

妙妙也為他的船出力不少。

當時大明水師剛和倭國打過一場,造船技術和造火器的技術比周邊各國都強上許多,知兒結合海外見聞給柳賀提了許多意見,柳賀又將之轉告工部與河漕衙門。

柳賀並非為了自家兒子出海而插手工部部務,只是問題既然存在,便不能輕易忽視。

如今弗朗機、泰西等地依然被大明子民視為蠻夷之地,但蠻夷之地也有擅長之事,也有許多大明沒有的資源。

知兒性子裏的謹慎小心便漸漸派上了用場。

心思急躁的人是當不了船長的。

知兒出海的次數多了,便漸漸成為了大明朝的航海專家,天子於海外有不通之處,一旦知兒回了京城,他必然要召過去相詢。

知兒在海上經歷風浪,整個人又黑又瘦,全不像官宦人家的公子,京中不少官員對此有異議,覺得他好好的宰相公子不做,偏偏要去做那愚民才會做的事。

當然,這些話是不敢當著柳賀的面說的。

滿京城的官員都知道,當今首輔柳丹徒並不十分好惹,若是惹上他本人倒也沒什麽,可若惹了他的家人,那就……

柳丹徒還未入閣時,文章就已天下聞名,誰若是被他噴上一噴,那是要許多年都擡不起頭的。

當了首輔之後,柳賀不太愛炫技了,可官員們知道,他的本事必然沒有丟,就等著哪一天發作呢。

只是在許多人看來,知兒與妙妙做的事都不是正道,若官員們都如柳賀這般縱容,家業必然是無法長久的。

柳賀卻覺得,自知兒出海以後,他整個人越來越沉穩,即便不當官,以他的本事,也足夠支撐起一個家了。

就是知兒成家這事叫楊堯犯了愁。

妙妙說她不成婚,知兒到了年紀,卻沒有表露過不成婚的想法,可他如今黑瘦黑瘦如猴兒一般,又成日往外面跑,哪家姑娘願意嫁給他?

楊堯便要柳賀想想辦法。

柳賀摸摸鼻子,當年他成婚真的是運氣好,和楊堯一談就談成了,辦法該如何想,他是真不知啊。

柳賀出了個餿主意:“這樣,你下回遇到人就說,我爹是柳賀,看人家願不願……”

柳賀話還未說完,腰間軟肉就被狠狠捏住,疼得他齜牙咧嘴。

楊堯少有這般生氣的時候,見她如此,柳賀也乖巧地閉上了嘴巴。

到最後,還是不得不說一個巧字,於慎行瞧中了知兒,雙方父母便叫兩個孩子見上一面,知兒和於家姑娘一見面就對上了眼,很快便談婚論嫁了。

成婚以後,知兒出海的頻率低了,但有他這個宰相公子的帶動,民間也多了數位沉迷航海之人,知兒常被這些人請去講學,他對此也樂在其中。

在歷史記載中,柳知的名氣不遜於其父柳賀,主要是柳賀的知名度僅限於大明朝,柳知卻在海外許多遺跡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因海外對柳知的記載偏少,柳知這個比五月花號更早到北美的人物便顯得十分神秘,某萊塢的電影大片中,出場的僵屍王/華人面孔的bss要麽叫柳知,要麽姓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