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馬甲們(第4/4頁)

“而且意象確實不同。”另一位乘客說,“意象的選擇是文學派別一個比較清晰的劃分。克系,總是流膿的、黏膩的、冰冷的。而《白色蠟燭》卻顯然是吹著冷風的,更為柔和,還有點臨終般的溫暖,你們看古堡、蠟燭、束縛的黑裙,比起揮舞的觸手,不是更加的……美麗。”

“所以,藍星的孤立行星時期確實存在一個哥特文學……”

“難道不可能是藍星現存文學,然後拿出來裝作是考古資料騙我們的嗎?”一位新手怯生生地問。

“你的文學鑒賞課怎麽學的!”乘客說道,“意象具有歷史性。如果是現在誕生的文學,怎麽可能用‘石蠟制成的照明工具’當題目?還能編出裏面的構造?就算退一萬步來講,這也證明藍星確實存在過一個過分古老的時期。”

“別吵了。”又有一位乘客說,“我找到了那個榮格的主頁,應該是鏡像網站,所以在船內也能登陸。你們看吧。”它將光腦屏幕放大分享。

榮格的個人主頁有許多外星生物聞所未聞的圖案。陰暗而華麗的花紋在視覺上完美詮釋了一種特殊的美感,放在地球,估計會有網友評價“又是一個哥特愛好者”。

一個意向能瞎編,一個短篇無法成為證據。

可從相互纏繞相互印證的點滴證據中,它們仿佛窺見了一個邏輯緊密的龐然巨物。能做得那麽精巧的造物主只有一個,那就是歷史!生物們不寒而栗。

“那難道,藍星的孤立行星時期……真的存在那麽多文化?”

作者有話說:

*浮靈來自一位讀者,恰好能用上,感謝~

*文中相關文學鑒賞知識也是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