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2/4頁)

“臣婦因剛出了意外,這才一時疏漏,反應不及,還請王爺王妃恕罪。”

“那《禮記》你抄了麽?”祝子翎半是好奇半是故意地問道。

胡氏:“……”

她低下頭,掩去憤恨咬牙的神色,勉力恭敬地答道:“回王妃,王爺有令,臣婦自然不敢怠慢,自然是抄了的。”

祝子翎:“那看來夫人就是學習能力比較差,要再多加點功課才能有效果了。王爺你說對吧?”

祝子翎偏頭看向容昭,容昭面色淡淡地應了一聲,對胡氏道:“既然如此,夫人每日抄寫的量再多加一倍吧。貴府的公子也可以一起。”

“……”面對充滿壓迫力的容昭,胡氏只能僵著臉應是。

順便給胡氏多添了點麻煩後,祝子翎就沒多在她身上耗費時間,稍加挖苦幾句就將人放走了。

主要是浪費太多時間的話,剛買的燒餅就要涼了不好吃了。

一被放過,胡氏頓時著急忙慌地離開,讓車夫將那斷了的帶子隨便系上就趕緊走了。

然而即便只是這樣短暫的一個碰面,還是給圍觀的人留下了不少談資,同時也讓胡氏心裏留下了不小的恨意。

今日一過,她不知禮數被厲王勒令每日抄寫《禮記》的消息恐怕又要傳出去了!

雖然胡氏面對容昭十分惶恐,對祝子翎也表面上維持了恭敬,但容昭還是很容易感覺出對方心裏隱藏的濃烈惡意,而且主要針對的還是祝子翎。

容昭看向轉眼間就忘了這一茬,捧著燒餅開始吃的祝子翎,眸光微沉。

雖然胡氏是個蠢的,但名義上還是算祝子翎的嫡母,未必不能借此對祝子翎不利。

看來還是不能多留。

容昭心裏算計著,面上卻並未露出神色,也和祝子翎一起上了馬車走了。

他們走後,一路圍觀的百姓們互相看了看,頓時都迫不及待回去找人分享起這天的驚人經歷了。

胡氏想的不錯,關於她狼狽摔倒、被厲王訓斥不知禮數的事情確實傳了出去,不過幸運的是,人們明顯更加關注厲王和厲王妃的那些互動,對此津津樂道、樂此不疲。

相較之下,後半部分關於她的那些事,很容易就被關於前者的討論給掩蓋了,並沒有大規模傳開。也就是某些早對胡氏看得不那麽順眼的貴婦們,會時不時拿這事出來譏笑一番。

當然即便如此,也不妨礙胡氏對害她出醜的祝子翎恨得牙癢癢。

要不是祝子翎沒事去買什麽破燒餅,搞得一群人把那路堵了,她也不至於要車夫來回調頭,害得馬車突然間出了問題,自己當眾出醜。

胡氏實在有些想不通以往一直被她摁得死死的祝子翎,如今怎麽會能這樣踩在自己頭上。原本以為嫁給厲王應該是祝子翎淒慘的開始,哪知道對方反倒靠了容昭,靠了厲王妃這個身份趾高氣揚起來了。

眼看著祝子翎在厲王府一時半會兒出不了什麽毛病,厲王一日不倒,祝子翎就能一直狐假虎威,胡氏越想越不甘心。

雖說胡氏一直不願意相信容昭會對祝子翎有多好,但這麽看起來,顯然容昭對待他們只會比對祝子翎更加惡劣。

既然如此,恐怕只有等容昭沒了今時今日的地位權勢,才能讓祝子翎重新回到自己應有的位置。

胡氏想到這兒,不由地想起了這次回孝文伯府,被家裏人交代的事。

如今會與厲王作對的,也就是譽王了。

孝文伯之前就曾告訴她,等譽王得勢,定然不會任由厲王還這麽囂張跋扈,至少會將人奪了兵權,甚至不會留他的性命。

這話原本是之前孝文伯拿來寬慰她的話,然而胡氏如今想起來,卻覺得這是唯一可行的路子。

只要譽王得勢,厲王失了權柄乃至性命,祝子翎自然就沒了倚仗,到時候潦倒落魄或是被牽連至死都是可以想見的。

可惜如今譽王麻煩纏身,倒讓祝子翎越發張揚起來。

孝文伯勸她伏低做小哄祝瑞鴻回心轉意,再請祝瑞鴻出面幫譽王早日度過這個難關,原本胡氏對此並不怎麽情願。

畢竟上回賞花宴的時候,她按照譽王要求的去跟祝子翎打好關系,試圖借此幫譽王拉攏對方,結果卻是自己當眾出醜、名聲掃地。

這回譽王自己出了事,還要她去求祝瑞鴻,胡氏自然覺得對自己來說不劃算。

但現在再想想,若是這樣能讓祝子翎早日倒黴,也不是不可以試試。

比起給祝瑞鴻伏低做小,胡氏更不願意看祝子翎的臉色。

譽王雖然近來受阻,但畢竟是皇後嫡子、左相外孫,繼位希望還是很大的。而且祝瑞鴻如此不念舊情,恐怕只有讓他跟自己娘家綁上一艘戰船,日後被過河拆橋的概率才會小。

否則沒準祝瑞鴻見祝子翎得了勢,還要他們將對方給好生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