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第2/7頁)

祝子翎已經快要成了百姓眼裏的活神仙,可見哪怕往後真的榮寵不再,也不用擔心人走茶涼、兔死狗烹之事。至少往後找良種、弄一些新奇玩意賺錢這些事,總還要倚仗祝子翎。

更不用說至少現在,容昭這個新帝絕對是將之看得如珍如寶的,據說剛剛登基,就下令各地搜羅一些新奇的珍饈美饌進貢,還張榜懸賞有獨家拿手菜的廚子進京給祝子翎做吃的。

另外還立刻就專門組建了好幾支船隊,據說就為了遠赴海外去尋祝子翎想找的新食材。

此事有許多大臣反對,畢竟雖然說是去海外能尋到高產作物,但如今已經剛得了土豆和玉米,還未推廣種植開,並不急著去找新的。

況且出海風險甚大,容昭剛剛登基,事務繁多,更不宜勞民傷財。

一支船隊至少好幾艘船,要出海更是得要大船,光船的造價便頗為不菲。哪怕是容昭剛抄了不少人的家,國庫還算充盈,也不好這麽浪費。

而且他們總覺得看容昭的意思,也不是一心為了找新的良種,而是花錢為了給祝子翎滿足口腹之欲的。

雖然礙著祝子翎的福星身份,朝臣們都不好直接跟祝子翎作對,但新皇剛登基就表現出了驕奢淫逸、為寵妃昏庸無道的苗頭,他們也實在坐不住,當朝便極力反對。

可惜這事他們說了不算,容昭根本沒有管朝中的反對,直接就下了令,讓這幫臣子再一次感受到這位新帝的獨斷專行。

作為一個剛即位的年輕新皇,容昭本應該沒那麽快站穩腳跟,更不應該上來就跟朝臣起沖突。然而實際上,這位在即位之前就已經一次次壓得群臣退讓,而他們除了私下無奈不滿,毫無辦法。以至於如今眾人都已經越發習慣,接到相關旨意之後也只是嘆了口氣,做起撥款、造船、組織的事來都一點不敢應付,免得步了前頭還權傾朝野的蔣家人的後塵。

這種情況下,大臣們唯獨慶幸的一點,就是祝子翎跟自己家裏的關系並不好。那胡氏和祝子臻都被判了罪流放了,親爹祝瑞鴻則是據說是被蔣家派人滅口沒了命,祝子翎另外也沒有什麽其他的宗族親戚要照拂。

要不然以容昭對這位的寵愛程度,他們絕對還要擔心出現外戚專權的亂子。

也幸好原本的祝尚書直接死了,不然再怎麽說,祝子翎恐怕都不能放著親爹不管,到時候說不定就是無窮無盡的麻煩。

祝瑞鴻並不知道有不少人都盼著他死個幹凈,相反,得知了祝子翎如今過的是什麽樣的日子,他滿心想的都是如今朝中大臣們提防的那些事。

原本他覺得比起在陰暗的牢房裏關到死,被流放出去也不算壞事,可祝子翎都成了皇後了,他本來應該是國丈才是啊!

若說當初的厲王可能沒法在譽王那件大案裏把他撈出來,現在容昭都是皇帝了,赦免他那不就是一句話的事嗎!

他、他如今還年華未盡,只要有國丈這樣的身份,何愁不能東山再起,更進一步?

退一萬步,就算容昭不因為祝子翎這個皇後給他加官進爵、封侯拜相,哪怕只是免了他的官,讓他留在京城裏呢。總比如今改頭換面,頂著一個罪奴的身份去南蠻之地要好上太多。

偏偏!偏偏容昭竟然抹去他的身份,把他安上賤籍遠遠流放了!

走之前對方竟還特意讓人警告他不能說出自己到底是誰,怕是也知道自己作為祝子翎的親生父親,祝子翎當了皇後過得錦衣玉食,卻對生父不聞不問、如此苛待,實在不孝,傳出去會堵不住悠悠眾口,這才使了這麽一招出來!

以往厲王的名聲不好,也不在乎多一樁厲王妃不孝的罪名,現在可是大不一樣!

容昭都成了眾望所歸的真命天子,祝子翎更是人盡皆知的福星,萬一傳出這種不好聽的消息,想必容昭現在都得小心應對,不敢再那般肆無忌憚!

想到這兒祝瑞鴻頓時就後悔了,恨不得趕緊飛回京城,大肆宣揚自己乃是當今皇後的親爹。

可惜到底為時已晚。

現在他的死訊恐怕早都傳開了,還頂著另外的身份在這流放隊伍裏呆了好幾天,若是此時再鬧,毫無證據,恐怕只會被人當成胡言亂語。

想到失之交臂的國丈身份和相應的富貴榮華,原本在牢裏已經認命的祝瑞鴻重新恨得幾乎心頭瀝血。

流放之路本就艱辛,他郁氣積淤,很快便患上了水土不服之症,上吐下瀉。

整個隊伍自然不會為他停滯,監官只在同行的犯人裏找了個赤腳郎中隨意給他治了治,便鞭打著催人繼續趕路。

祝瑞鴻病得虛弱無力,擔心自己命不久矣時含含糊糊說出幾句“要見皇上皇後”、“自己是皇後親爹”之類的話,自然是全被當作了胡話,無人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