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第4/7頁)

驚魂未定的祝瑞鴻艱難地咽了咽唾沫,意識到容昭並不是把他流放了就不管了,這是在明明白白地威脅他,如果他要說出自己是誰,想以此獲得國丈的身份,那支箭完全能直接洞穿他的喉嚨!

祝瑞鴻捏著那張字條哆嗦了一宿,到底還是將其撕碎了,連那支箭也藏了起來。

從此以後,祝子翎的那個生父祝瑞鴻便徹底成了墳墓裏的一抔黃土。

活著的是一個流放羌州、被人笑話的付大傻子。

*

千裏之外的京城中,容昭問過了祝子翎的意見,安排完祝瑞鴻,就沒再在意這個人。

祝子翎更不用說。搬進了皇宮,容昭又正處在剛登基十分忙碌的狀態,祝子翎就把心思放到了一早就垂涎的禦膳上。

容昭登基,不光開天辟地立了一個男後,在其他安排上也多有逾制。

沒有搬進一貫作為天子辦公就寢之所的紫宸殿,仍舊讓癱瘓在床的永宣帝住著,自己另選了一處位置比較偏的光華殿。

不僅如此,祝子翎作為皇後,應該在後宮安排居所,容昭卻在前殿挑了一間宮室改名為棲鳳宮,賜給祝子翎住。

而原本住在後宮的那些永宣帝的妃子兒女,本來該騰出位置讓給新皇的妃子兒女了,倒是被容昭賜了份恩典,不用搬去更小更擠的地方。

此事自然引起了許多反對,不過容昭堅持祝子翎是男人,無需太過避嫌,住在前殿也無礙;又以現在後宮中住著的是各位太妃,祝子翎作為男子之身更應該避後宮之嫌為由,硬是將此事定了下來。

那些一心守禮的大臣和宗室勛貴自然很是不滿,然而事情傳到外面,百姓們卻是沒覺得有什麽不合禮法,反倒紛紛認為肯定是這樣安排能有利國運,支持容昭就這麽胡來。

容昭既掌兵權又有民意,反對的人又不怎麽敢為此真的觸怒容昭,自然也沒了辦法,只能默認了下來。

不過因為此事,朝臣們對祝子翎這個本來當是吉祥物的男皇後,戒備不由提高了許多。

容昭為了對方甚至甘冒天下之大不韙,祝子翎又是男人,還直接跟容昭一樣住在皇宮前殿,若是往後祝子翎想要參與政事,恐怕容昭根本不會阻攔,再容易不過!

實在不能不令人擔憂。

雖然祝子翎現在在普通老百姓眼裏那就是千好萬好的福星,但這些貴胄權臣想的自然沒那麽簡單。有些趕鴨子上架地承認了祝子翎這個男後之後,不少人就一直提心吊膽地提防著,擔心對方會將手伸到前朝中來。

結果沒提防多久,他們就發現,祝子翎根本就在他們擔心的另一個極端那頭才對!

因光華殿不合天子儀制,需要重新修葺一番,容昭幹脆每天都睡在棲鳳宮,甚至有時候懶了,處理政務也直接讓人到棲鳳宮去。

然而就在朝臣們心道“來了來了,政務都在皇後宮裏處理了,他本人插手幹政還會遠嗎”的時候,卻發現偶爾碰到祝子翎也在,對方雖然沒有避嫌的心思,但聽著他們討論政事,臉上直接就寫著“左耳進右耳出”幾個大字。

嘴巴一直不停空,卻是一句話都不插嘴,只往往沒一會兒就把點心盤子給吃空了,然後就借口要補充點心跑出去透氣,要不是容昭還在這兒,看著根本就不想回來。

再有時候人更是直接打起了瞌睡,而後被容昭給抱回到後頭的寢殿去。

不僅如此,很快容昭又幹了一件讓他們反對的事——把後宮事務直接交給了王向和去管。

後宮自然應該皇後來管,皇後受罰或實在身體不適,才能輪到其他嬪妃。哪怕祝子翎只掛個名呢?讓一個身份低賤的太監統管後宮算怎麽回事?!

一問才知道,原來是祝子翎這個當皇後的不想費心思去管那些瑣事,容昭又是個對人寵溺無度的,就直接把任務扔給王向和了。

好在最後大臣們好勸歹勸,還是讓容昭收回了成命,給祝子翎掛了個名。

至此,大臣們終於意識到,祝子翎連宮務都不想管,更別說那些聽著直接打瞌睡的麻煩政事。整個皇宮裏他唯一想操心的地方,除了關於容昭本身的事,也就只有一個禦膳房了。

容昭本身並不喜好奢靡,後宮更是除了祝子翎沒有其他人,因而宮中各項用度大多都相應地減少了,唯一的例外就是禦膳房,不僅撥的款項沒少,甚至還擴建增員了。

原本厲王府的廚子們,手藝也不見得比禦廚低上太多,加上又已經習慣了受祝子翎指揮,又了解祝子翎的口味,用起來想必比宮中的禦廚還更順手些,如今便也被容昭一並安排進了禦膳房裏。

驟然換了主子,還多了一批人來競爭,原本的禦廚們也不由地戰戰兢兢,給容昭和祝子翎做菜時使盡了渾身解數,生怕被王府來的廚子搶了位置和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