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弊端

東興大勝後,吳主孫亮進封諸葛恪為陽都侯,加封丞相、荊、揚州牧,都督中外諸軍事,並賜金一百斤,馬二百匹,繒布各萬匹,諸葛恪皆受之。

嘉平五年春,距離東興大戰過去僅僅兩個月,諸葛恪欲趁勝而席卷淮南。

滿朝吳臣皆勸阻,言士卒疲憊,民力不支,憑東興之勝,江東二十年內無憂。

諸葛恪心志已決,作書以回應滿朝臣僚:……今恪無具臣之才,而受大吳蕭、霍之任,智與眾同思不經遠,若不及今日為國斥境,俯仰年老,而仇敵更強。欲刎頸謝責,寧有補邪……

同年三月,征發二十萬兵眾伐魏。

吳人騷動,皆怨諸葛恪,人心始失。

二十萬吳軍北伐的消息,自然震動天下。

司馬師調太尉司馬孚回洛陽,起洛陽、青徐兗等二十萬大軍,南下壽春。

以司馬望為安西將軍,鎮長安。

雍涼的穩定格局撕開一個小小缺口。

蜀姜維亦率三萬之眾出石營,直撲南安。

雍涼與淮南同時燃起戰火。

如果在隴西打,楊崢還能插上一腳,在南安,楊崢就沒什麽心思了。

這一年鄧艾又是挖坑,又是修建塢堡的,已經在事實上堵住了楊崢東出之路。

黃河以東,除了榆中,幾乎都在鄧艾侵占。

就連榆中,也面臨鄧艾的三面包圍。

然而楊崢關心的不是雍涼,而是洛陽夏侯玄。

按照楊崢的記憶,新城大戰後,夏侯玄就卷進了張緝李豐的謀反案中,被司馬師株連三族……

拉開淮南二叛的序幕。

楊崢與夏侯芷寫了多封密信,冒著整個洛陽情報體系被暴露的風險,送到夏侯玄面前。

只要他點頭,願意配合,至少有四成把握將夏侯玄弄出洛陽,然後前往鄴城蟄伏,無論夏侯玄向西進入西平,還是向南進入淮南,以他的名望和號召力,都能給司馬氏致命一擊。

天下擁曹者不是沒有,士族也並非全部站在司馬氏一邊。

然而夏侯玄終究是夏侯玄,不是伍子胥,也不是周勃,諸夏侯曹的血性與血氣,早已所剩無幾。

與其說曹魏江山被司馬氏竊取,還不如說是被諸夏侯曹拱手讓出去的。

當年高平陵之變,夏侯玄坐鎮長安,彼時,淮南有王淩,豫州有毌丘儉,雍涼有夏侯霸,郭淮王昶二人最終如何選擇還尚未可知。

只要振臂一呼,朝野內外,必有響應者。

但,夏侯玄沒有這個膽氣與魄力,甘願羊入虎口……

送去洛陽的信宛如泥牛入海,沒有掀起絲毫波瀾。

只有虛日鼠的一封回書,夏侯玄心如鐵石,決意赴死,不可勸矣。

性格決定命運,楊崢忽然覺得夏侯玄老了。

他與曹爽的時代早已遠去。

“西平十九折沖府,府兵兩萬八千五百余,連同家眷在內,有近十萬人。”衛瓘仔細琢磨很久之後,向楊崢進言道。

也就是說,西平三十萬人口中有近十萬人不用賦稅。

這個數字有些危險。

剩下的二十萬人供養一萬二千親衛營、八千驍騎營、八千越騎營。

差不多九丁一兵,壓力不可謂不大。

“伯玉何以教我?”楊崢看得出來,衛瓘對府兵制非常上心。

“十九折沖府,金城五府,西平四府,河曲五府,西海五府,其中重復繁雜者甚多,譬如河曲五府,羌人已然遠遁,頗巖谷、大榆谷兩處即可,剩下三府則有畫蛇添足之嫌,再如金城五府,壓力甚大,士卒辛苦,同為府兵,河曲可以掠奪高原,金城卻一無所得,厚此薄彼,久必生亂,還有西平郡,既然養三萬親軍,何必再立府兵?”

衛瓘眯著眼,毫不客氣的指出楊崢的種種不合理之處。

當初設置折沖府時,楊崢面臨東、南、北三面巨大壓力。

東面有鄧艾,北面胡奮,南面的羌人有聚合之勢。

楊崢不得不這麽弄。

但現在,頗巖谷一戰,羌人同盟被擊潰,羌人無還手之力。

北面胡奮自顧不暇。

東面鄧艾正在與姜維死磕。

司馬孚調走之後,雍涼形勢潛移默化間已經轉變,曹魏的精力對向淮南,一時片刻肯定抽不開手。

“若無伯玉之言,某幾自誤矣!”楊崢鞠躬拱手而拜,執禮甚恭,虛心接受建議。

只這一小小動作,衛瓘的眼神就發生了變化。

不過楊崢擡頭時,他眼神又恢復以往的從容和鎮定,亦拱手鞠躬還禮,“瓘淺薄之言,將軍勿怪。”

任何一個制度的落地,都要經過不斷的評估和調整。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楊崢沒有絲毫心理負擔,有錯,改就是了。

“伯玉體察入微,不愧名門之後。”楊崢奉上一個小小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