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天命

千裏之堤潰於人心。

陽安關被攻破,形勢為之一變。

魏軍有了立足之地,將蜀國一分為三,南面擋住劍閣,東西分隔漢中,西面切斷姜維、廖化。

沓中和陰平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陽安關中囤積的大量糧食物資,解了鐘會燃眉之急。

蜀國風聲鶴唳。

不知何時起,那首亡國的童謠又開始在蜀國遍地傳誦。

烈日炎炎,楊柳青青,不追東山馬,當隨西山雲。

頂在劍閣之前的漢壽受到的沖擊最大,漢中都督胡濟大恐,領守軍退入劍閣。

蜀主劉禪派張翼、董厥再領一萬成都精銳救援陽安關。

沓中,姜維臉色低沉的可怕。

最沒有問題的地方反而最先出了問題。

傅僉、蔣舒都是他的心腹部將,跟隨他征戰十余年,一向忠心耿耿,姜維即便再神機妙算,也不會想到人心早已守不住了。

陰雲席卷天空,寒風一直嗚咽。

“大將軍!”

堂外,幾十名忠勇將佐半跪於地。

整座軍營靜的可怕,士卒人心惶惶。

漢中最堅固的陽安關被能攻破,還有何處不能破?

幾十年來,這還是魏軍第一次取得如此大的進展。

蜀軍普遍對斂兵聚谷之策懷疑起來。

私下裏議論紛紛,若是還按照當年魏延錯守諸圍之策,就沒有此事了。

不過當姜維站在眾人之前時,所有的惶恐和流言忽然間就消散了。

“一座陽安關而已,奪回來便是,諸位莫非不願與吾為大漢盡忠否?”姜維還是那個姜維,寒風撫過他臉上刀刻一般的皺紋,英雄雖遲暮,壯心猶未減。

蜀軍之軍魂在姜維,蜀國之存亡其實也在姜維。

他若動搖,蜀軍立即崩潰。

“豈敢!我等正欲隨將軍血戰,奪回陽安關!”眾將拱手道。

“奪回陽安關!”軍營之中,萬余將士舉起手中的刀矛刺向昏沉的天空,嘶聲呼喊。

大漢的傳承,也就只剩下他們了。

姜維拱手向眾將拜禮。

稍頃,營中升起火光,濃煙被寒風吹撒。

陽安關丟了,沓中沒有任何意義。

天命不在大漢,豈是人力可以扭轉?

諸葛武侯尚且不能扭轉乾坤,姜維又能如何?

姜維回望西北涼州的方向,心中陰霾越來越深,“楊崢,且看你如何出手!”

沓中蜀軍盡起,與廖化合兵一處,放棄沓中、陰平,集合所有人馬、青壯,湊齊一支兩萬五千余大軍,撤往白水,剛好與趕到漢壽的董厥、張翼匯合。

鐘會長驅直入,十余萬大軍鬥志高昂。

三萬余蜀軍抵擋不住,退入劍閣固守。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大劍至小劍隘束之路三十裏,連山絕險,諸葛武侯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又於大劍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峙處,倚崖砌石為門,置閣尉。

天險都不足以形容此地。

但如此天險也從未真正保住蜀中的一隅江山。

大劍山下,魏軍營帳猶如天上的雲朵,散落在青山綠水之中。

若非鋪天蓋地的殺伐之氣,倒也不失為一奇景。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鐘會一襲白衣,於軍前仗劍而歌,長袖招展,劍光吞吐,時而快如驚雷回雲,時而慢如水面飄萍。

倚天劍化為陣陣寒芒。

能以書法名世者,劍法自然不會太差。

眾將皆為之喝彩。

蔣舒被請為右首上座,居於一眾魏將之前。

“大丈夫平生之志,不過帶三尺之劍,引十萬之眾,克敵制勝,開疆拓土,成不世之功名,今陽安關已下,漢中將為吾所得,快哉!”鐘會酣暢淋漓的收劍,端起一樽酒,親自遞給蔣舒,“首功當歸蔣將軍!”

蔣舒連忙下拜,“得遇都督,乃舒三生之幸也!”

鐘會心懷大暢,扶起蔣舒笑道:“哈哈,你我今日相遇,亦是天意。”

“今黃皓禍亂於內,荊州、益州士人爭鋒於外,陛……蜀主暗弱,實乃天亡蜀國也,屬下願領一軍為前驅,攻破劍閣,直搗成都!”受到鐘會禮遇後,蔣舒對蜀國的恨意越發濃烈,只有滅了蜀國,讓更多的人成為叛徒,才能證明他是對的。

王濬也拱手道:“正是如此,如今蜀國人心惶惶士氣低落,一戰滅蜀,正應其時。”

鐘會卻搖搖頭,“前有劍閣姜維,後有楊崢,今雖拿下陽安,漢、樂二城猶在,不可魯莽,得漢中足矣。”

提起楊崢,兩人都無話可說。

今後天下形勢都在此一戰之中,涼州怎麽可能袖手旁觀。

“楊賊入漢中,騎兵無所用,來則必為都督所破!若入關中,長安固若金湯,累攻不下,則我軍一支偏師可從陳倉北上,襲取蕭關,斷西賊糧道!都督妙計!”在王濬眼中,楊崢怎麽掙紮都是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