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夏侯(第2/2頁)

蜀漢大臣名勛五百余家,淪為廝劇。

廝劇即為從事重體力勞動的奴仆雜役。

在楊崢眼中,蜀中更多的是士人,而非士族,大多是寒門,或者家道中落的官宦之家,沒有形成關東那種大門閥,所以正是涼州急需的人才。

尤其以李密、陳壽、壽良為首,師從譙周,在學術上頗有建樹,歷史上李密的一封陳情表流傳千古。

涼州不缺武勇,但極度缺乏文治。

青營中培養的孩子,受涼州風氣影響,大多喜歡武事,最拔尖的人才入宣義司,很多人寧願從軍或者入鎮撫司,也不願當縣丞、主簿、縣尉,在他們眼中這條路比戰場更為復雜一些,還沒有捷徑,只能一步一個腳印,靠政績和年限熬上去。

而從軍簡單多了,一場大勝,軍功累積下來,混不上都尉、校尉,也能拿到雲騎郎、飛騎郎的勛位。

回到家鄉,立即光宗耀祖。

蜀國的這批官員對涼州是極大的補充。

李密、陳壽、常忌被提為秘書郎,留在身邊參贊軍政。

常勖、杜軫、壽良、王化、李宓等三十七人,被提為郡丞或縣令。

這個起點已經非常高了,楊崢誠意十足。

張輔作為狀元,也不過是狄道縣令。

涼州不看家世,也不看名聲,只看政績,每五年一評定,能者進,庸者退。

司馬氏需要舔舐傷口,楊崢同樣需要消化蜀國和關中。

短期內,東西大戰不會再起。

占田制施行後,只憑一兩場大戰,就想把司馬家掀下馬幾乎不可能了。

以後就是一刀一槍的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