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東與西

蜀中豐收讓原本動蕩局勢漸漸平息下來。

宣義司和鎮撫司通力合作,蜀中百姓和豪強也很快就接受了現實。

畢竟這是生與死的問題。

再說秦國賦稅相對而言並不重。

至於河西豪強,完全是不知好歹。

本來占據商路賺的盆滿缽滿,為了土地利益鋌而走險。

不過經過此事之後,原本有些坐大的士家豪強全都被剃了頭,索、張、賈等士家全都被打壓了一波。

只有皇甫氏付出了一個皇甫陶,但皇甫家子弟極多,近些年又有皇甫重、皇甫商冒出頭,文武雙全。

從此次世間就可以看出秦國誰是第一大士族,皇甫氏能沉住氣,其他幾家全都坐不住。

度田之後,又清理出三十多萬人口。

抑制了豪強,擴大了百姓的生存空間。

很快,百姓們就發現山林河湖再也沒有人攔阻他們漁獵樵采,收取高昂的抽成,礦山也被收為國有。

豪強們的不法之事大規模減少。

度田初步完成,均田制才算是真正落了地。

在度田的基礎之上,算賦和口賦也可以收取了。

兩種稅始於秦商鞅變法,名目是“為治庫兵(兵器)車馬”,算是一種軍賦,漢代成為政府財政收入重要來源,算賦每個成年男丁每年一百二十錢,口賦則是對未成年收稅,每人二十錢。

這兩項被楊崢直接攤丁入畝,並入田賦之中。

百姓不需要交錢,直接交糧食,免去中間商賺糧食的差價。

算賦和口賦也是抑制豪強和宗族的一種手段。

奴婢的算賦口賦是百姓的兩倍。

一個普通家庭交不了多少,但擁有大量土地和奴婢的豪強則需要多交。

楊崢還成立了一個稅務司,專門招收河曲、朔方長相醜陋,漢言不利索的羌胡為稅吏,掛在度支尚書職下。

郡吏和縣令的任免權也收歸中樞,本郡縣人不得在本郡縣為官為吏。

鄉裏的三老、亭長、裏長、什長、伍長全部納入鎮撫司、宣義司的暗中審查之中。

至此,楊崢才真正把蜀中納入秦國。

也讓秦國走上正軌。

秋收之後,朔風乍起,肅殺之氣越來越濃烈。

中原這幾年都是大豐收,府庫逐漸充實起來,又沒有大戰事,實力快速增長,襄陽之戰對於中原而言只能算小動靜。

幾乎沒有什麽惡戰,東吳就撤走了。

而襄陽之戰讓洛陽君臣的信心高漲。

不少人已經在高呼收復關中。

洛陽陷入爭論之中。

潁川士族不希望與鐘會兵戎相見,這兩年鐘會老老實實,認為可以和平演變。

而以賈充、王祥為首的並州士族、山東士族則認為應該快速擊滅鐘會,不可讓其坐大。

究其原因,離淮北最近的是山東。

山東士族天天被鐘會的刀子頂著,當然不舒服。

至於賈充,一向視鐘會為眼中釘。

司馬昭最終選擇攻打淮北。

令安東將軍、豫州都督司馬駿、青徐都督盧欽、揚州都督王沈、江北都督司馬亮四鎮大軍十五萬,先行合圍淮北。

司馬昭在洛陽按兵不動。

太原方向,陳騫、劉弘五萬步騎卷土重來,這一次連慕容涉歸拿出五千精銳騎兵,以長子慕容吐谷渾為將。

另外兩家宇文、段部也分別湊出三千騎。

拓跋鮮卑內部仿佛達成一致共識,再度出兵五萬,圍攻雁門。

南匈奴劉淵盡起五部,湊出兩萬步騎,夾擊雁門。

一時間,天下風雲激蕩,大戰的氣息彌漫關西關東。

司馬昭左右開弓,狗腿子全都派上,來勢洶洶。

“攻太原為假,攻淮北為真!”陳壽近些時日比較得寵,什麽事都喜歡多一嘴。

衛瓘、龐青、李密、張輔等近臣不在身邊,陳壽一家獨大。

楊崢想了想道:“不然,此次遼東三部全部派上,河北一線大軍超過十二萬,太原兵力只有兩萬,陳騫老謀深算,必有攻取太原之心。”

各種情報顯示要攻打淮北。

但兵者詭道也,實則虛之,虛則實之。

若是太原打開局面,楊崢相信司馬昭一定會提兵北上,奪回太原重鎮,解去洛陽頭頂上的利劍。

鐘會在淮北,被諸鎮合圍,跑不了。

而收回太原機不可失。

司馬昭的二十多萬中軍還沒動,南北兩面投入戰場的兵力都快三十萬了。

這才是家大業大。

秦國領土兩倍於中原,但控制的人口卻不到中原的一半。

司馬昭有正統在手,大義名分號召之下,周邊諸勢力皆願為其所用。

可見曹魏的招牌還是管用的。

“大王英明,屬下不及也。”陳壽一臉慚愧。

“無妨,各司其職各盡其事。”楊崢安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