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發展

賣宅邸這事,來錢太容易太快了。

短短兩個多月,市儈曹便收上來四百七十多萬緡錢,還有一百七十多萬石糧食。

都快趕上秦國一年財政收入。

而這只是第一筆回籠的資金。

更多的錢糧在送往長安的路上。

蜀中、西域、中原……江東路途遙遠,處處關卡,最少。

“父皇若是多造幾座城池,錢糧豈非無窮無盡?”楊旭激動不已。

楊崢眉頭一皺,往往太容易太快的東西,都有負面效應。

偶爾拿出來一用,倒也可以刺激經濟,增強國力,但如果沉迷其中,秦國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財富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地裏的糧食,牧場上的牲畜,踞機上的布匹,將士身上的刀矛甲胄,沒有這些,大興憑什麽賣這麽高價的宅邸?為君者,當專注於大道,而非沉迷於小術,小術可以偶爾一同,但不能為常制。”楊崢盡量說清楚。

這年頭不種田不練兵,簡直就是找死。

“兒臣似乎明白了。”楊旭似懂非懂。

道理說出來簡單,但聽的人能領會多少就是兩說了。

更何況楊崢覺得自己也沒解釋清楚。

經濟本就是千頭萬緒,只言片語難以解釋清楚。

“朕給你安排個任務,跟著索靖安置百姓,多看多聽多想。”

“兒臣遵令!”一聽不用回宮,楊旭喜上眉梢。

這個年紀的孩子向往外面是正常的。

刻意壓制人的天性適得其反。

以索靖的品行,教導太子當然沒問題。

如今錢有了,糧也有了。

發動大戰的時間被大大提前。

不過司馬炎也並非沒有一戰之力,這些錢維持前期的戰爭是夠了。

但還要考慮戰場出現的其他不可控因素。

還有接收的百姓、難民等等。

最關鍵的是,秦晉大戰,鐘會在江東肯定不會無動於衷。

以他的性格隱忍這麽久,無非就是坐收漁利而已。

所以秦軍必須做好兩線開戰的準備。

售賣宅邸只能取一時之需,是虛的,真正的國力在將士和百姓。

大興的宅邸能賣出去,歸根結底是大秦打出來的天下大勢,是天下人對大秦的信心。

河東、弘農、南陽三地屯墾已經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有杜預、馬隆坐鎮,問題不會太大,兩人都是文武雙全之人,既能統兵也能治民。

三郡之事,用不著操心。

不過楊崢總覺得關中和蜀中的潛力沒有完全打開。

漢末至今,一場場的天災人禍在此地爆發,動輒人相食,關中的經濟被完全破壞。

很多水渠常年未疏浚,逐漸淤塞。

“朕準備疏浚關中渠道。”楊崢找魯芝商議。

府庫中有錢糧,躺著也是躺著。

不如趁現在拿出用。

魯芝當然贊同,“關中有天府之國之稱,然水渠年久失修,灌溉不力,大批上田淪為中田,中田淪為下田,陛下此舉造福百姓,意義深遠。”

其實楊崢還想修建一條大興至潼關的廣通渠,引黃河水灌溉關中。

全長三百余裏。

不過這個工程量太大了,與鄭國渠不相上下。

秦國為了修鄭國渠,至少遲滯了十年一統天下。

楊崢沒那個時間。

萬一司馬炎這口氣喘上來了,會拖的更久。

“此事交由臣來操辦,如今農閑時節,百姓亦可出力,秋收之前,暫時停工,秋收之後繼續,明年春耕之前,應該能成事。”

“那就有勞伯父了。”

司隸除了關中,還有漢中、河南地、北地郡。

漢中不用說,漢末張魯經營此地,有民十萬戶,張魯憑借一郡之地,壓著劉璋父子打。

當初大移民的時候,漢中也被充實起來。

這幾年卓有成效,每年能向關中輸送六七十萬石的糧食。

楊崢在意的是河南地、北地郡。

歷史上赫連勃勃、黨項相繼在此建國,水土極為肥沃。

楊崢率親衛北上,巡視這些地區。

劉淵覆滅後,河南地的匈奴諸部相繼臣服,沒臣服的這些年也被清剿的差不多。

無定河兩岸。

這塊土地原本是義渠和匈奴人的,後被秦漢占領。

兩年前楊崢將此地設為無人區,沒有過度放牧,好處就顯現出來,碧草連天,陣陣夏風襲來,露出其中的野鹿和黃羊。

從無定河到地斤澤,水網密布,盛夏時節,讓人有種步入江南水鄉之感。

“此地可再開設一塊牧場。”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

“陛下何不在此建造城池,如朔方郡一般屯墾?”龐青建議道。

他這個古人就不如楊崢目光深遠了。

後世關中之所以環境越來越惡劣,其實就是因為北面黃土高原的過度開發,致使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