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我,秦始皇,打錢!(第3/3頁)

等這些都建成了,就會形成一個商品種類齊全的綜合體,采購商來到這裏,可以一次性采購多種所需的商品。然後再結合物流產業,形成從商品批發到運送的一整套體系。”

“李董事長,你這個規劃可不小呦,看起來比義烏還要大許多!”旁邊有人開口說道。

李衛東笑著點了點頭:“所有大力發展商貿的城市,都希望成為第二個義烏,但我有信心,我們可以做的比義烏更大、更強!我們可以超越義烏!”

李衛東開始畫大餅了,眾人也紛紛側目。

其中一人開可說的:“超越義烏?說著容易,做起來可難啊!咱們國家發展了這麽多年,不也只出了一個義烏!”

李衛東則繼續畫餅:“與義烏相比,我們這裏是有優勢的。首先義烏只是一個縣級單位,而我們卻是一個地級單位,我們這裏的人口更多,能夠調動和投入的資源也更多。這是我們第一個優勢。

雖然我們周圍沒有緊鄰長三角那種的經濟帶,但是隨著交通的發展,我們這裏北上京津地區,或者南下長三角地區,都會更快更便捷,甚至可以跟京津和長三角地區,形成一日生活quantity,這是我們第二個優勢。

我們距離海邊也不遠,距離最近的東港市只有一百五十公裏,一路都比較的平坦。與之相比從義烏到寧波港則需要二百公裏,而且途中比較多山。這是我們的第三個優勢!”

聽李衛東這麽一分析,有幾人開始默默的點起頭來,顯然是很認可李衛東的說法。

改革開放以來,義烏的經濟發展是有目共睹的,而義烏的經濟之所以發展的這麽快,靠的就是商貿。

而且義烏的商貿,不光讓自己變得富裕起來,還帶動的周邊的城市,雖然義烏只是個縣級單位,但是北面到杭州、東面的寧波、南邊的溫州,全都享受到了義烏發展商貿的好處。

不誇張的說,在改革開放的頭二十年裏,一個義烏帶動了整個浙江的經濟發展。

直到後來,義烏周圍的城市開始發展新興產業,比如杭州的互聯網和金融產業,寧波的港口貨運等相繼發展起來,義烏的商貿地位才被削弱。

而在義烏發展的過程中,國內的城市去義烏取經的可不在少數,更是有很多城市學習義烏的先進經驗,希望通過發展商貿促進經濟的發展。

李衛東請來的這些領導,對於義烏的發展模式並不陌生,其中還有人認真研究過義烏的成功之處。

如今李衛東畫出來一張“超越義烏”的大餅,在場的眾人怎麽可能不動心!

如果能夠復制義烏的成功,不光是能促進青河本地的發展,還可以帶動本省的其他城市取得進步。

而且正如李衛東所說,義烏只是個縣級單位,在人口上,在資源上,都沒有辦法跟青河相比。所以要說超越義烏,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李衛東則大言不慚的接著道:“另外還有第四點優勢,那就是青河有我李衛東!義烏的小商品城,最初是有幾千普通商販組成的。

我李衛東雖然不才,可是在經商方面,應該要比普通商販強的多吧!由我來主導發展青河商貿產業,肯定會比幾千個普通商販要更加有效!”

幾位領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雖然覺得李衛東這像是在吹牛,可還真找不到反駁的話語。

李衛東白手起家創下現在的產業,而且還不是那些投機行業,而是正經的制造業,在經商方面,的確是國內公認的天才。

至少義烏發展了這麽多年,出現了成千上萬的商人,卻沒有一個達到李衛東這種程度的。

這麽一分析,李衛東畫的這張大餅,好像還真能吃得到。

然而李衛東話音一轉,開口說道;“不過目前,這個超越義烏的計劃,也遇到了一些阻礙。”

“什麽阻礙?”級別最高的那位領導馬上問道。

“主要是資金不足。”李衛東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建設批發商城,需要大筆的資金,但是我現在卻籌集不到這麽多的資金,導致後續項目只能暫緩下來。

各位領導也都看到了,商城的客流不是問題,有了客流的話,招商也不是問題,所以只要把商城建起來,很快就能回籠資金,而我們所缺乏的就是建設商城的資金。”

李衛東說著露出了一臉殷切的表情,這表情仿佛在說:我,秦始皇,打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