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冤案(第2/4頁)

此時已過戌時,謝星闌也無別的安排,自然應了此請,趙鐮對著幾人拱了拱手,連著趙慶一並帶離了後堂,他們一走,秦纓和謝星闌的神色都有些暗沉。

秦纓這時看向嶽靈修,“你到衙門幾年了?可聽說過這案子?”

嶽靈修道:“小人來衙門五年了,但此前四年都是跟著師父一起驗屍,從未聽他提起過此案,師父不僅驗京城內的案子,還會去京外幾縣,估摸著也沒將此案視為特例。”

秦纓點點頭,“你師父叫什麽?如今在何處?”

提起師父,嶽靈修語聲恭敬地道:“小人的師父名叫江征,如今住在惠成坊,他老人家年過五十二,因今年痛風之症嚴重了些,年初便辭了差事,如今在家養病,他在京畿衙門做仵作十多年了。”

秦纓微微頷首,崔慕之在旁道:“時隔十年,有人學當年的法子,那我們難道也要放誘餌將兇手引出來?”

秦纓擰眉,“官府已經在城南大肆搜查,兇手必定是知道的,此刻出現一個著紅裙的生面孔,很容易打草驚蛇,兇手不會那般容易上當,何況我們眼下還未掌握任何與兇手有關的線索,還不到用引蛇出洞之法的時候。”

謝星闌道:“但當年的受害之人曾被奸汙過,這案子卻無法確定,並且當年遇害之人的出身都不高,李姑娘卻是宗室之後,按照此前的查斷,皆查的是與李姑娘相識之人,可十年前的案子,兇手與受害之人卻並無幹系。”

秦纓只覺謝星闌越來越敏銳了,“不錯,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

崔慕之遲疑道:“但李芳蕤出逃之後,想隱藏身份,會否是隱藏身份之時,被兇手撞見,從而對她痛下殺手?”

謝星闌不冷不熱道:“自然不排除這個可能,但你們查了幾日了,可曾查到李芳蕤有可能在何處落腳?”

崔慕之面色微僵,“昨日才確定李芳蕤身份,哪有那樣快?”

謝星闌想到當日崔慕之大言不慚說龍翊衛查案拖拉之言,眼底不禁閃過一絲嘲弄,崔慕之自己也想起此事,莫名有些心虛。

後堂中一默,秦纓道:“從紅裙開始查吧,既然郡王妃說從未見過有貴女穿過,那這裙裳多半是李芳蕤有意制備,從城南尋常百姓去的衣莊查起,應該會有人記得。”

說至此,謝星闌忽然想起一事,“當日李芳蕤失蹤之後,郡王府也曾派人查找過,他們可查到了什麽?”

崔慕之沒深想謝星闌怎知道這些,徑直道:“當日李芳蕤是在去相國寺的路上失蹤的,他兄長李雲旗帶著人去了周圍的村落查找,跑遍了沿途的村鎮找了四五日,卻是音訊全無,城中是郡王府的武衛在私下探查,也毫無所獲,李芳蕤像人間蒸發,沒留下任何蹤跡。”

謝星闌微微蹙眉,“就算早有準備,也不可能毫無蹤跡,定是遺漏了什麽,明日我派人走一趟城外,查李芳蕤出逃線路。”

秦纓這時已將目光落在了死者的腳踝上,死者雙足鞋履早不翼而飛,此刻雙足腫大,皮下血管紫黑,腳背肌膚汙綠,足底表皮已幹硬崩脫,汙泥布滿死者雙足,但在死者右足腳後跟處,卻沾著一抹顏色怪異的汙泥,秦纓從嶽靈修的包裹之中找來一把匕首,一點點將那汙泥刮了下來。

謝星闌走近去看,“這是何物?”

秦纓仔細將那汙泥攤在光亮之處,忽然擡眸看向謝星闌,“你來看看,這像不像香灰,這其中還有一點蠟質,像屍體在落有香蠟之地拖蹭過。”

她一邊說一邊四下探看,見嶽靈修此番並未點香,便越覺得古怪,而謝星闌湊近了看後,擰眉道:“比一般汙泥色淺質細,的確像是香灰與白蠟。”

秦纓看看屍體模樣,再聯想到香燭神佛,莫名心頭發寒,“拋屍的巷子汙泥不是這般顏色,要麽是在搬運屍體之時碰上,要麽便是在案發現場有此物,兇手在作案之時點過香燭,這也太過古怪。”

死者死因難定,屍體上的線索又極少,秦纓可以想見,要找到第一案發現場十分困難,而只憑一個拋屍之地,線索實在寥寥。

見她眉頭擰成“川”字,謝星闌道:“時辰已晚,還有待查問之處頗多,兇手既然有拋屍之行,明日還需擴大走訪範圍,即便是夜間拋屍,但兇手不會飛天遁地,帶著這般大一具屍體,行徑總是會有異常。”

秦纓點頭,看了一眼外間天色,起身將證物放在了一旁,她出門凈手,崔慕之看看屍體,再看看秦纓的背影,眼底生出了幾分猶疑之色,謝星闌則一邊吩咐翊衛明日如何安排,一邊也跟著走了出去。

很快,眾人陸陸續續離開後堂,外間王赟看到嶽靈修出來,便湊上前道:“怎麽樣?驗出什麽來了?”

嶽靈修搖頭,“這屍體腐爛太過,不好驗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