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冤案(第3/4頁)

王赟便朝後堂擡了擡下頜,“那也沒辦法,那還有一位躺著呢,也沒個人來認,每天光清掃掉下來的蛆都夠我們受的。”

嶽靈修聞言忽然道:“我記得此前義莊不止這一具屍首。”

王赟道:“那家有人來認了,是一對老夫妻,說是她們的孫女,畫押之後讓領走了,說是病死的,我看著也像,再放下去,都像裏頭兩位似的……”

秦纓回來之時便聽見二人的話,她想起後堂還有一具男屍,便道:“裏面還有一人是因何而死?”

嶽靈修忙道:“是淹死在城外洛河裏的,被百姓發現之後報了官,懷疑是哪家長工,到現在也無人來認屍,也沒發現有何異常,再這樣下去,只能拉去城外埋了。”

這世道背井離鄉之人眾多,許多人意外而亡,連個收屍的親人都沒有,義莊可暫且存放屍首,但屍首放下去只會腐爛,最終只能拉去城外亂葬崗埋了。

秦纓默默嘆了口氣,“不是被人謀害的便好。”

時辰不早,在此滯留也無用處,秦纓與嶽靈修幾個辭別上了馬車,謝星闌和崔慕之一個要回金吾衛衙門,一個要回刑部衙門,便都與秦纓同路,走在路上時,秦纓才有心思去想謝星闌今夜的抉擇,她本來並不十分確定,可從鄭欽和崔慕之的話也能看出,謝星闌的確是放棄了南巡的差事,選擇來查郡王府的案子。

宣平郡王乃是宗室之後,這案子若查辦得力,不僅能得貞元帝賞識,亦能被宣平郡王答謝,但這些,都不足以讓謝星闌加官進爵。

秦纓掀簾朝謝星闌掃了一眼,雖覺頗為欣然,卻沒想通謝星闌為何如此。

因崔慕之竟也同行,謝星闌一路上都沒個好臉色,甚至覺得與秦纓說話都十分不便,本還想議論幾句案情,可被崔慕之旁觀著,他幹脆一言未發,等從城南到了城北,眼看著要與秦纓分道而行,謝星闌才忽而道:“今日你派沈珞去金吾衛,是為了查問這案子?”

秦纓掀簾看他,“不錯,當時是聽柔嘉說起城南出了事端。”

謝星闌眼波微明,“我並不常在金吾衛中,若下次有疑,可令人往將軍府送信,我若知曉,會令謝堅去尋你。”

秦纓心想他們二人還未熟稔到如此地步,但謝星闌既有此好心,她也不好推拒,便點頭應下,眼看著即將分道,謝星闌又吩咐謝堅,“送縣主歸家,而後不必來衙門,直接回將軍府。”

謝堅應是,謝星闌不再多留,馬鞭一揚便往衙門的方向疾馳而走。

崔慕之禦馬在後,靠著漭漭夜色掩住了面上的復雜神色,他那日在忠遠伯府便知謝星闌和秦纓關系不淺,此刻再聽見此等言談,越發肯定了自己的猜測,而他無法相信,就在崔婉生辰當日,秦纓還巴巴地對他示好,怎這樣快她便對旁人青眼有加?

謝堅見崔慕之走得慢,刻意高聲道:“縣主,我們公子次次都讓小人送您歸家,可是比其他人周全多了,如今生了這案子,可得格外警醒些。”

秦纓看出謝堅之意,不由失笑,落簾之前終是道:“崔大人,告辭了。”

馬車往長樂坊駛去,走遠了些謝堅才道:“縣主您脾性真好,這崔大人素來眼高於頂,還幾次對您不敬,您倒是不記仇。”他說著又神色微變,“您可千萬別是……”

秦纓橫了他一眼,“你家公子多智,你怎未曾學到?”

一聽秦纓誇贊謝星闌,謝堅嘿嘿笑開,“您可真是慧眼,我家公子之智謀,便是放眼整個大周都少有人能及,只是這一次小人實在沒看明白——”

秦纓不解看著他,謝堅嘆氣道:“本來陛下有意讓公子南下的,那是多好的差事啊,段家世子便是憑去歲的南巡差事升了金吾衛將軍,可此番,公子卻偏偏放棄了南下,轉而接手郡王府的案子,不僅如此,公子還要了金吾衛這幾年的刑案卷宗,回府之後有事沒事便看那些,小人不明白,那卷宗有何好看的。”

秦纓心頭微動,“他竟還要了卷宗?”

“是啊,不僅要,還要了近百份,看的有滋有味,小人從半年前開始便懷疑公子沾了邪祟之物,可大部分時候,公子又是小人熟悉的公子,您知道的,探查命案費時費力還不討好,何況公子領著龍翊衛欽察使之職,很多案子根本不必龍翊衛親查,公子這次又把良機讓給鄭氏,鄭欽可要高興壞了了,再這樣下去,韓歧和祝邦彥都能踩在我們頭上了。”

謝堅自顧自發愁,秦纓卻聽得心潮起伏,謝星闌為何看卷宗她不懂,但她自己的許多經驗技能,當初都是從分析舊案獲得的,畢竟誰也不能一開始就長與此道。

看著謝堅愁眉苦臉的模樣,秦纓笑著安撫,“別急,來日方長,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你家公子或許能就此轉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