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同乘(第4/4頁)

秦纓一愣,這才反應過來李芳蕤竟在套話,連忙道:“我在與你說正事,什麽親近不親近,我們一同辦差,本就該彼此信任,一切為了差事不是?”

秦纓說得一本正經,李芳蕤一時笑開,“聽聽,連口徑都像極了謝大人,怪道你們一同辦差數次也未生嫌隙,反倒越發合契。”

秦纓心頭微跳,翻個身道:“合契便合契吧,明日早起,咱們早些歇息要緊,到了渝州城,便不必這般緊迫了。”

她不爭辯,李芳蕤反沒了趣味,想到明晨還要趕路,也不再打趣,很快便沒了動靜,秦纓聽她呼吸綿長,自己發了會兒怔才入了夢鄉。

翌日天不亮眾人便起身,待出城之時,左常安又親自相送,謝星闌見他忐忑,便嘉勉了兩句,左常安聞言喜不自勝,目送眾人離開了萬寧縣城。

自萬寧縣出發皆是官道,眾人放馬疾馳,三個時辰不到便近了渝州城,謝詠先一步入城稟告,等一行人到了城門之外時,渝州刺史派了衙門長史親自來迎。

剛一見面,長史便行禮致歉,又道:“我們大人本要親自迎接,可兩刻鐘之前,剛好有人發現了那三人蹤跡,眼下有兩個目擊者正在府衙受詢,我們大人親自坐鎮等著大人,請大人隨下官入城——”

在慈山縣時日日煎熬苦等,如今到了渝州,卻是每到一處都有新線索,這令眾人疲累之色一掃而空,進城後,謝星闌才催馬在前問長史,“可確定是那三個兇徒?”

長史應是,“絕對無錯,畫像送來渝州之後,我們這邊也摹了數十張,如今畫像已經貼遍了各處縣城村鎮,只要是稍有留意之人都不會錯認,大人到了府衙便知道了。”

謝星闌應好,眾人入城後一路往東南快行,兩炷香的時辰不到,馬車便到了府衙之前,門庭巍峨的府衙大門之前站著數人,當首者是個著緋色官服的中年男子,一見謝星闌,此人立刻迎了上來,“謝大人奉令辦差,封某有失遠迎了。”

謝星闌下馬回禮,“封大人。”

等候之人正是年過不惑的渝州刺史封承禮,二人寒暄兩句,又見過秦纓與李芳蕤,謝星闌開門見山問起了目擊證人之事,封承禮請眾人入衙門,待到了正堂立刻拿出片刻前才得的證詞文書,“謝大人請過目。”

謝星闌接過文書,展開後一目十行看了起來,封承禮請秦纓和李芳蕤落座,又命人上茶,這才對她二人道:“昨天一早,我們得了楚州錢大人來的飛鴿傳書,說兇徒還可能往櫟陽逃竄,因此我臨時在往櫟陽的幾處官道上加設了關卡,不僅如此,還往那個方向的各處村鎮加貼了告示,而此番發現那三人蹤跡的,便是其中一處村鎮上的種桑人。”

“那村子臨著錢華江,不遠處有個廢舊的老渡口,如今那渡口有些漁船來往,他們從那村子裏過,大概是想走那老渡口找漁船南下,卻不想近來風聲緊,這些村子裏也少有生面孔,於是很快被發現,有幾個年輕人上前盤問,他們假裝自己是來買桑苗的生意人,卻不想言辭間露了破綻,他們也知道多有暴露,不等幾個年輕人上前捉拿便逃了。”

說話間謝星闌也看完了文書,不由道:“幸而封大人布置神速,堵了這些逃竄之路,他們如今再難南下,勢必會在渝州境內躲藏。”

封承禮亦頷首,“我亦想著將他們留在渝州,適才已再派人往那渡口附近搜索,看是否能發現蛛絲馬跡,若是他們還在那一帶徘徊,說不定今天晚上便有好消息。”

謝星闌神色並未輕松,“此三人十分狡猾,只怕不易。”

微微一頓,他又問道:“這兇犯之中有一個叫趙武的,家在紫竹山赤水村,渝州境內多山,但這紫竹山卻未聽聞過,封大人可知這紫竹山赤水村在何處?”

封承禮面色微變,“大人,那地方可不好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