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邀約(第2/4頁)

秦纓點頭,“是呀,二月初一的吉日,過些日子便要給咱們送請帖了。”

秦璋斜斜掃了秦纓一眼,“芳蕤喜歡倒是好事,怕只怕她將來吃苦頭,那方大人品行如何?官聲如何?”

秦纓想了想,“品行自是好的吧,他與芳蕤此前臨危,他替芳蕤擋了一刀,手臂上劃了好長的傷口呢——”

秦璋緩緩點頭,但仍有所保留,“擋一刀,又不是豁出性命,萬一他擋刀之前,已經算到了不會致命呢?這一刀換芳蕤的中意,換郡王府的垂青,也不虧。”

秦纓輕嘖,“您怎麽想把方大人的如此算計?”

秦璋輕哼道:“不是爹爹將人想的壞,是姑娘家易被蒙騙,一時擋刀,一時救命,若真是刻意為之,豈非一騙一個準?”

秦纓有些莫名,但她正心虛著,自不敢再做理論,“是,您說的是。”

秦璋搖了搖頭,目光落在義川公主的排位上,他拿起排位擦了又擦,道:“昨日出城只去了你母親墳前祭拜,正月初二,爹爹定了道場,為你母親和你兄長祈福,屆時,爹爹要出城兩日……”

秦纓忙道:“那女兒隨您同去,等咱們回京,女兒便上折子求藥。”

說起義川公主,父女二人心底都是微沉,見秦纓如此乖覺,秦璋又欣慰非常,小半個時辰後,眼見天色不早,二人便一同帶著府中上下祭拜秦氏先祖,剛拜完,府外來了宮侍。

秦纓跟著秦璋往前院去,到了院中,便見內府小太監站候著。

小太監行了禮笑道:“小人是奉禦令來的,明日元正,本該百官宗室入宮拜謁行禮,但今歲雪災,陛下龍體也有些不適,陛下便說,今歲的年禮便免去了,正月裏,宮內的宴飲與慶典也能省則省,沒有百姓們正遭災,宮裏卻歌舞升平的。”

小太監說完,又看向身後內侍手中食盒,“但今歲的除夕賜膳仍是有的,不比往年珍饈,是宮內的點心,西北賑災開支極大,陛下已縮減了宮內用度。”

秦纓與秦璋一同謝恩領賞,待內侍離去,秦璋提著食盒心底滋味難言,秦纓也有些唏噓,貞元帝勤政愛民,這樣一個人,會是當年害死義川公主與秦珂之人嗎?

秦璋在旁道:“如此也好,明日不必起早入宮,今夜我們好好守歲。”

天色不早,廚房早備好了年飯,開筵之前,秦璋召集一眾仆從賜下壓勝錢,秦纓說了一串兒吉祥話,亦得了份量不輕的一袋,待開宴,府內上下舉杯同慶,秦纓也陪著飲了兩盞花椒酒,她不勝酒力,不敢多飲,年飯用完,臉頰紅彤彤地陪著秦璋守歲。

災異當前,家家戶戶的年都過得十分冷清,父女二人對坐窗前,不聞笙歌簫鼓,只能聽見爆竹聲偶有作響,至三更時分,窗外又飄起雪來,秦璋與秦纓圍爐夜話,在這紛紛揚揚的絮雪之中,迎來了貞元二十一年的元正日。

翌日秦纓起身已近午時,剛到前院,便見廳內擺滿了年禮。

秦廣正在唱名,又有小廝在旁記賬,秦纓目光掃過大大小小的箱籠,忽然,眉頭一揚,“謝將軍府也送來了年禮?”

秦纓跨過幾只箱籠上前,秦廣便道:“是,送了屠蘇酒、鹿肉、年貼、春盤,還有給侯爺的道家法器,一副寒梅覆雪圖,還有一盞燈。”

秦纓眼珠兒轉了轉,上前一看,便見是一盞轉鷺燈,燈紙上畫著爛漫春山,燦爛的粉白花海如雲似霧,在這樣的凜冬,這幅畫兒看得人心曠神怡。

秦纓看著這畫樣,忽然道:“這盞轉鷺燈花哨,爹爹想必不會喜歡。”

秦纓說著從箱籠中拿出轉鷺燈,顯是要據為己有,秦廣失笑道:“往日不見縣主喜歡這些物件,您拿去玩罷,您不用,也是要進庫房的。”

秦纓便道:“那我們回什麽呢?”

秦廣道:“都是按差不多的禮回過去,我們已備了年貼、假花果,花椒酒,還——”

秦纓忙道:“花椒酒換了。”

謝星闌碰不得花椒,這酒送去,若他真飲了,豈非不妙?

秦廣微愣,想著秦纓與謝星闌熟識,只好點頭,“那我們換膠牙餳好了。”

秦纓這才放了心,提著轉鷺燈往回走,白鴛跟著她道:“您怎麽選了這盞燈啊?”

秦纓指了指畫樣,“這定是謝星闌自己畫的。”

白鴛有些納罕,“您如何知道?咱們也沒見過謝大人畫山水呀。”

秦纓莞爾:“我放了那麽多天燈,正該還我一盞。”

白鴛眨了眨眼,半信半疑,二人回了清梧院,秦纓左右看了看這盞燈,眉眼間滿意更甚,白鴛看看她,再看看燈,無奈,“真有這樣好看嗎?”

秦纓擡了擡下頜,示意她點燈,“看看亮堂的樣子。”

白鴛拿來火折子,一邊點燈一邊道:“別的轉鷺燈總要畫些人像,轉起來才生動好看,這燈紙上怎只有畫兒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