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蒙受損失爺長進

第二天珍卿早上起床, 下床走了幾步路,感覺腳上不怎麽疼,還是決定繼續上學。

但她不便走太多路, 下車以後,都是由袁媽背著她走。

先讓袁媽送她去上廁所, 再由袁媽把她背到教室裏。

珍卿一進教室, 其他學生基本都到了, 大家不約而同, 向她投來矚目的視線。

不過都心有顧忌似的, 遠遠地看著她,一副敬而遠之的態度。

袁媽把珍卿安置好,交代:“小姐, 我你自己招呼著,我晌午來給你送飯。”

珍卿把文具一一取出,聽見點頭應了兩聲。

跟珍卿說完, 袁媽對近處一個, 看起來較為面善的同學說:

“這位小姐, 我們家小姐腳崴了,她要去解手的話, 勞駕您搭搭手……”

那位同學, 看了珍卿一眼,很謹慎地答應了一聲。

珍卿暗想, 她昨天大鬧一場, 好像給同學們嚇著了。

她們是覺得她記性好, 怕被她看破啥底細?

還是覺得她性格太野, 太能鬧事, 而不敢招惹她?

這些個同學, 個個一腦子官司,卻不敢大聲議論什麽,真以為她過目不忘,記憶力超群?

其實,她不過是因為能畫一點畫,對人有下意識的觀察而已。

早上的前兩節課,還是梅先生的國文課。

梅先生開始上課前,告訴大家:

“昨天張同學的首飾失竊,是有人故意陷害杜同學,至於是誰,大家不必到處說,心裏有數就行。”

今天只有一個學生沒來——林小霜,大家就知道是她了。

梅先生點到為止,又就開始上課了。

今天的國文課,還是繼續教注音字母,學了四個注音字母。

到了第三節 課,梅先生和周先生一起,要給大家上一堂別開生面的辯論課。

辯論的主題是:女子上學,究竟要不要戴首飾。

這個辯論主題,明顯是針對昨天的事件,這些先生們可謂用心良苦。

這裏的女孩子,大抵對辯論這種形式很陌生。

梅先生和周先生,先把學生們分成兩組,抓鬮決定是正方還是反方。

很不巧的是,珍卿分到了正方,觀點是“上學戴首飾系個人自由,校方無權幹涉”。

然後一遍遍地跟大家說,辯論是一種怎樣的說話形式,教大家如何進行辯論。

然後,由梅先生宣布一聲,兩方對陣的辯論會就開始了。

正方就是珍卿這一方,也不分什麽一辯、二辯、三辯、四辯,大家就你說兩句,我說兩句,誰想說就站起來說。

正方說:

戴首飾未必全為炫耀、賣弄,很多首飾都有祈福、保平安的用途,寄托著長輩對晚輩的牽掛和愛護。

校方強令禁止戴首飾,不但不符民俗民風,恐還會引起家庭不安……

反方的理由,那就更充分了:

戴首飾進學校,容易引起盲目攀比,敗壞學風,也容易發生昨天那種事件,鬧得人相猜忌。這種偷竊事件,查起來很難查,鬧起來卻波及很大,也對校風學風無益……

最活躍的那幾人——包括珍卿認識的張翠翠、潘玉美,言來語去,越說越興奮,越說越覺得自己有理理。

但有更多的女孩子,卻安於沉默,看著大家辯得熱火朝天,爭得面紅耳赤,自己卻像個旁觀者一樣。

這也難怪,這時的女孩子在家,多沒有發言權,從來不習慣在人前表達觀點。

漸漸地,好像也沒什麽觀點,只知道聽話罷了。

梅先生就暫時止住辯論,語重心長地跟大家說:

“同學們,請你們問問自己,你們來上新式學堂,究竟為的什麽?

“為了鍍一層金,學些時髦的知識,將來嫁人時說起來好聽?

“還是為了學知識、學技能,開闊思想、明白事理,通過自己的學識和貢獻,能跟男子平起平坐,在家庭裏,不再是可有可無的角色?……”

周先生接著上來,話說得鏗鏘有力:

“為什麽要叫新式學校,而區別於,你們從前上的閨學、女塾?因為啟明學校,培養的是有知識、有思想、有創見的新女性,而非木偶一樣的賢妻良母……”

梅先生暗暗止住了周先生,珍卿心裏直覺好玩。

啟明學校招生簡章上,分明寫著,要把女學生培育成,他日之賢妻良母。

而很多女學生的父母,讓她們上新式學校,還真是趕一種潮流,就是為了鍍一層金,將來好嫁人的。

那些家長們,可沒有想過,讓女兒們學些激進思想,然後幹些離經叛道的事。

梅先生接過話茬兒,鼓勵大家:

“大家來這裏上學,希望你們,不但學到知識、技能、品德、修養,還能對人生、對世事,獲得思考的能力。

“要思考,先從有觀點開始。請其他同學不要沉默,勇敢地表現自己……”

珍卿剛才沒咋說話,一是覺得我方觀點不好發揮,也是多年以來,在杜太爺的捶打下,養成了不亂說話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