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建房

商量建房置地事

昨夜過於兵荒馬亂, 只有身強力壯的男人出來查看情況,等天亮起來,越來越多老人孩子或大膽或隱晦地朝他們看過去。

大人尚且好些, 孩子卻不知道收斂,不時有三三兩兩的孩童帶著好奇看向這群逃難而來的災民。

孩子們生在織女鎮、長在織女鎮, 每年收茶葉、賣絲綢的時節才有機會見到陌生人。

乍然見到百十張陌生面孔, 他們十分新奇。

不遠處有一群七八歲的孩童, 滿眼新奇地看向外鄉人, 當他們看過來時, 木槿朝孩子們露出微笑。

孩子羞怯,居然成群結隊地跑開了。

大人們與孩子的關注點不同,他們的眼睛快黏在裝滿糧食的木板車上了。

老天爺啊, 去年有流落到明州的災民為了活命,到處乞討要飯,有進城送絲綢的鄉民見過災民們骨瘦如柴、衣衫襤褸的模樣。

而眼前這百十號人與以往遇見的災民截然不同。

他們雖說因為在野外摸爬打滾的緣故, 衣衫淩亂破舊, 然而個個充滿精氣神, 更何況人家還帶來了那麽多糧食。

鄉民們早在幾個月前就聽裏正說官府會送一批難民安置在織女鎮,人人皆不樂意, 在織女鎮人眼裏, 災民意味著貧窮、意味要同他們搶奪土地糧食。

如果對面人數多又沒有糧食,很可能會為了裹腹而搶奪他們的, 誰成想災民手中的糧食比自己還多許多倍。

織女鎮人們心裏五味雜陳。

有人聚在屋後頭說嘴:“我可瞧見了, 他們家家戶戶都裝著滿車的糧食, 哎呦喂, 比我家還多。”

織女鎮看似富裕, 然而養蠶繅絲、倒賣茶葉得來的銀錢並不在普通的鄉民身上, 而是被商人們層層盤剝去了,普通的鄉民不過餓不著而已。

切莫小看餓不著。

此時生產力落後,王家村的土地在十裏八鄉屬於獨一份的肥沃,可土地少的人家照樣沒辦法吃飽飯,只有在豐年才能吃飽。

而織女鎮的鄉民因為有賣茶葉的銀錢,普通年成就能吃個九成飽,即使不像裏正以及喬掌櫃般富裕,卻足夠讓外人艷羨。

災年到來後,尋常人家剩個幾百斤上千斤存糧,家家戶戶勒緊褲腰帶,生怕災年持續時間太長會將自己餓死。

看見逃難而來的災民們居然有那麽多糧食,織女鎮的人難免會多想。

過來織女鎮時,木槿曾聽聞此地出過位巧手娘子,她織的絲綢連貴人們都喜歡,後面居然有幸進宮給皇上娘娘做衣裳去了。

因為她的名聲太大,此地才更名為織女鎮,而鎮裏的女性皆以養蠶繅絲為業,從而進一步給織女鎮打響名聲。

至於男人們,則照看地裏的茶樹和桑樹,男女合力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不時有很多男人、老人、孩子經過,卻只見過幾個女人,或許在家織布幹活呢,木槿猜測道。

——

王寶山看著堅硬的石塊,獨自愣神。

二哥帶領族裏的男丁來瞅東邊的地形,主要商量要不要建房屋、怎麽個建法。

如今天氣極其寒冷,即使在南方,冷風仍舊使人瑟縮不已,而且水桶裏的水已經結上了厚實的冰層。

他們都是建過房屋的人,明白冬日嚴寒實在不適合建房。

若蓋低矮的土屋,寒冷的天氣很難讓夯土層變堅硬,到時候房屋會面臨倒塌的風險;蓋青磚大瓦房同樣不成,眼下沒有後世的水泥沙子,一般靠糯米汁做粘合劑,如果天氣過分寒冷,粘合程度會更差。

有人道:“實在不行就等冬天過去再建房,在外頭逃難大半年都沒事,這幾個月總能等得。”

“你忘這兩年外頭如何啦?老天爺不給人生路,連南方都在下大雪和雹子,往後出事咋辦?”

車隊裏眾人在織女鎮裏正嘴裏知道,新年早已經過去快兩個月,眼下沒有半點開春的跡象,去年等到五月份還是嚴寒天氣,今年萬一也如此可咋辦?

織女鎮附近的的山丘十分低矮,若下大雪下冰雹,想躲都沒處躲。

見到二哥猶豫,王寶山也說:“總要蓋上兩間房才是,不然日日待在外頭實在不安生。”

王寶山從來沒有太大野心,他覺得婆娘孩子熱炕頭才是正經事,沒有房屋遮擋,他時刻擔憂家裏的糧食會被搶去、擔憂自家在下大雪冰雹之際連個安身之所也沒有。

在王家村的五間青磚大瓦房就是他自己蓋的,中間雇上幾個建房的老把式、再叫來族人們幫扶半個月就建成了。

王寶山有足夠的蓋房經驗。

當然,他也明白天氣嚴寒容易把土給凍住,但只要不怕麻煩,總能想出辦法。

和喜歡帶頭的王寶興王寶根等人不同,即使家資頗豐,王寶山照樣低調,低調老實到除卻要借糧,尋常不會注意他這個人。

王寶山難得發話,沒有人忽略,人們皆思慮起他的建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