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安居

不用再荒野求生

偶然知曉王寶興的童生身份後, 裏正對待他愈發禮遇。

裏正不過識得幾個字,勉強做戶籍登記的活計罷了,當遇見不會寫的字, 他常用獨創的符號代替,除他之外再沒人能看懂。

像這種事大家早已司空見慣, 半點不會影響到裏正在織女鎮的威望。

單拿木槿在章陽府遇見的事來說。

當初有個小吏給站在木槿前頭的災民登記造冊, 結果遇見不常見的字, 小吏直接畫上個圈圈。

甚至沒辦法說小吏失職, 因為這個社會文盲率委實過高, 能夠認得幾個字就比大多數人更強。

如果認識字又懂得變通,足夠去官府裏謀個差事了。

木槿原本覺得自己半蒙半猜勉強認識字太丟人,見識到小吏們的做法之後, 終於重新擁有信心。

裏正明白讀書人的出路比平頭百姓更多,他對待王寶興禮遇些又不會少塊肉,而且還能給人賣個好, 何樂而不為呢。

在鄉土人情社會中, 裏正已經足夠體面, 族老們見到裏正肯給自己這群外鄉人面子,曉得要念著人家的好, 所以同王寶興商量要不要給裏正送點禮過去。

他們飽經風霜, 最明白人情冷暖,總覺得有來有往才好。

“俺瞧外頭的形勢, 往後三五年恐怕不得安生, 俺活了四十多歲, 恐怕再也等不到回西邊的時候啦, 總要給兒孫留些香火情。”

車隊初來乍到, 往後少不得和織女鎮的人打交道, 既然人家願意先賣好,他總不能不識擡舉。

對待裏正,既不能太冷淡失禮又不能過於熱切,否則熱臉貼冷屁股人家還以為自己立不住,到時候肯定會欺侮他。

簡單的相處裏頭門道可多著呢。

族人們有足夠吃用的糧食,銀子也不缺,然而因為從遠處逃荒而來,手裏頭沒有旁的東西,想與人家互通有無都沒法子。

在過於匱乏的物資面前,談話戛然而止。

王寶山和同輩的幾人想法差不離,崇文崇武卻年輕氣盛,覺得不該討好他們。

崇文崇武覺得族人們那麽多,雖然初來乍到,但過段時日自然能好起來,委實沒必要討好別人。

木槿和他們持有不同意見:“人家願意向我們賣個好,我們當然也要投桃報李,不過現在手裏沒東西,倒不急於一時。”

一邊是世代居住於此的土著,一邊是剛從遠方遷徙而來的災民,兩邊未曾深入了解,現在尚且處於磨合期,後面還有很長時間相處,倒不必太過著急。

王寶山對木槿感嘆:“大家人生地不熟,建房屋的匠人還是裏正引薦的,你二伯同樣覺得日日空手過去不合適。”

“若城裏還有豬羊,倒可以在建完房之後延請織女鎮的鄉民們過來用遷居宴,如此既能償還人情,又可以與織女鎮等人交好。”

王寶山聽完,覺得不失是個好主意,等瞅到空,他定要與二哥說說。

——

族人們從明州城裏頭請來數十位專門建房的匠人,又買來青磚紅瓦,從此開始建設家園的旅程。

隊伍裏年輕男女著實不少,所以倒不必請旁人過來幫忙。

他們在幹苦力活方面無疑是把好手,但打地基、吊房頂卻需要熟練的匠人幫忙,畢竟房子是要住幾十上百年的,切不可馬虎。

木槿和栓柱媳婦、有糧媳婦等年輕婦人在旁邊幫襯,她們主要幫忙生火或遞磚塊過去。

冬天的氣溫低到過分,略潮濕點的地方居然出現了凍土,如果不讓它融化掉,建起來的房屋更容易倒塌,為了能有個堅固的家,木槿等人不得不生火把凍土烤化掉,並且在砌墻的區域保持溫暖。

上百個人共同發力,不過十來日就建好了頭兩戶人家的房屋。

劉福貴看著面前氣派的青磚大瓦房,身子仿佛飄在半空中,他從沒想過自己會住進如此氣派的房屋。

若非車隊裏的人太多,絕不會花費這樣短的時間就建起座房來。

同樣,建造房屋的速度過快,導致房門窗戶等十分緊缺。

織女鎮就有木匠,族人們樂意給鄉民們賣個好,所以便沒有再去明州城找,直接請織女鎮的陳木匠把活計包攬了。

家家戶戶都要建新房,需要不少門窗,然而陳木匠卻樂在其中。

這可是他一年的活計啊,而且在他同那群外鄉人說不要銀錢要糧食時,人家竟也爽快地答應下來,就沖這點,他必須把活計做好。

那群人安安生生帶著糧食來到明州,必定不是等閑之輩,他們想必清楚外頭已經買不到糧食,肯給自己糧食已經十分厚道了。

陳木匠跟他婆娘估摸著把二十幾家人的門窗全打出來,最後能得來上千斤糧食。

尋常年份或許不覺得有什麽,在荒年裏絕對算了不得的數目。

“你且歇歇,人家房屋還沒有建完,你倒先急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