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君意

◎聖意從不可違◎

秋日的燥熱總算要過去了, 百理不是個愛下大雪的地方,一點點的雪花自空中飄飄灑灑落下,混著點雨, 就意味著一年裏最寒冷的時節要來啦。

以往,這樣的季節是很難過的, 但現在不同啦。

如今這日子富足, 冬日裏, 誰家裏不備碳備糧呢!

連最討厭冷天的孩子們也逐漸喜歡上了這麽季節, 因為冬日連著年, 生活富足之後,過年不再是一個符號,而是一種儀式感。

大人們會為孩子們準備壓祟錢, 做滿滿一桌子的年夜飯,孩子們的兜裏被小糖果和零食塞滿,街邊的各種店鋪裏, 紅艷艷地、鑼鼓喧天。

這樣的熱鬧, 誰能不愛呢?

年夜裏, 知府府的門內與門外是兩樣的世界,門外, 百理府百姓自發地將自己親手制作的燈放在陳延的家門口, 算作祈福。

沒有人來規整過這些燈,但它們非常整齊, 一排一排, 而且不知道是哪個人傳出的小道消息, 說陳延最愛吃豆花, 所以很多祈福的燈上都畫了一碗小豆花。

偶爾, 人們在放下燈後會在門口停留一會兒, 靜立著,隨後和小孩子們說著什麽,懵懂的幼童們搖搖擺擺,最後於門前磕了個響頭離開了。

那暗黑夜色中搖曳的燈光點點,一眨一眨,仿佛天上的明星。

陳延不太喜歡大家這樣,但在當世,開誠布公拒絕這些、說這樣做的百姓不好,是極傷人心的,是以,他只叫管家和府衙中人年夜前多在這裏巡一巡。

今年,他和茵茵還有小月兒在府內的閣樓上往外看,這孩子已經見過門口燈若繁星之景了,並不意外,只問:“爹,你知道外面的燈可以亮多久嘛?”

“不會太久。”陳延知道貢燈是百理府的一種習俗,算是祈願、祝福,這燈若是送到水上,裏面的蠟燭會多放,讓它多亮一會兒,然放在他家門口的,基本一盞茶的時間就會黑掉,“亮太久,恐有火災。”

說話間,門口的燈海,好像就缺了一角,小月兒哇了一聲,“原來真的亮不了太久。”

陳延笑笑,摟著她,妻女皆在身側,他空出一只手緊握著茵茵,二人一起望著京城的方向,年前,陛下已差人送來一封信,語氣還同先前一般,但字裏行間,已透出極‘思’陳延之意。

不斷回憶起他當初在農事司、在戶部的改革之事,說他是國之肱骨,走到哪裏,都有‘點石為金’的奇行,是以,不該停留在一個地方太久。

嶽父之猜測,已成真了。

陛下先發信,定是想他自己接輪子,畢竟,不在官場的茵茵都知道,他於百理做得正正好,此刻陛下將他調離,根本毫無理由。

且,若強將他調離之後,繼任者沒有將百理管好,那麽一切後果留言,豈非還要落到天子頭上。

但若是他‘自請’回京,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是他自求,願離開百理,陛下是蒙恩‘準’他回京。

個中事,甚至不能深思,因為細思極恐。他沉於思忖之中,手不自覺緊握,很快,一股同樣溫暖、堅定的力量回握了他。

作為一路走來與陳延並肩之人,二人的默契,無需言語,只要一個眼神,一個動作——

“爹、娘!”

拉絲的眼神被童聲呵欠打斷,月兒方才在看燈,消停了一會兒,見樓下的燈滅了許多後,她揉揉眼睛,“看什麽東西必須要站在這裏看哇,我有點冷、有點困了。”

冬季,高台之上,的確冷風呼嘯。

二人連忙抱著小月兒下了樓,進了屋子,炭火燒得足足的,溫暖令小孩兒愈發困頓,纏著陳延講了兩個故事之後,她終於睡著了。

女兒的呼吸聲均勻響在耳畔,夫妻二人才有了真正空閑的時光來商討明年之事。

“陛下這樣講了,調令會如何下來呢?”

“還是不等調令了。”陳延微頓,思索道:“若我無所表示,調令年後就到,太趕了。”

陳延把自己的計劃說給了妻子聽,“不若如此,來年,我便因‘體弱’而生了寒症,百理潮熱,不利於養病。”

他話及此,茵茵皺眉,“不可,你病了,便請旨回京……”

除非是真的太醫診治,不走就會危及性命,其他的,病了就要走,豈不是把自己的性命淩駕於黎明百姓之上?

陳延是一個文官,落這樣的事,恐怕對名聲有瑕。

“確實不好。”但,細數種種不好之後,卻也發現,“但不好的另一面,有種種好處。”

“已經如此了,名聲有瑕陛下恐怕會更加放心,且,我一稱病,便可以稍微自行決定回京的時日,我們有足夠的時間來安排後面的事。”

他把裏面的門道解釋給茵茵聽,茵茵擡手:“我懂,我知道。”她只是看著單純,長在姜家,她又不是傻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