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煙火人情,一面盡含

或許很多人都不會理解,為什麽面條會有脆這種口感,但是對於料理人來說,只要有著存在,那就可以無盡的追求。

於是乎在勁道,爽滑,綿細之後,又有一種全新的面條口感被創造了出來,那就是脆彈!

一種完全不應該出現在面食身上,卻偏偏出現了的口感。

也是一種令人嘗試過一次後,就很難忘懷的味道。

趙扶余的動作實際上,就是一種制作這種特殊面條的方式,簡單不復雜卻十分的費工夫,需要大量的時間投入。

可以說這裏面沒有任何一個步驟是復雜難懂的,幾乎看一眼就可以復制。

對於任何人都是一樣,更別說料理人了,基本是看一次就可以完美的復刻。

然而不管是在哪裏這道面條都顯得落寞了。

好像沒有幾個人會了一樣,原因就在於,它不難但是太費工了。

一般來說難度和費工是成正比的,可是這道料理不難,就是得花費大量的心力和時間,以及精細來對待。

這也是為什麽這種料理方式,逐漸會消失在各方世界的原因,不在於其他就是效率太低下了,哪怕是動用工業的手段來制作還原,也因為步驟太多,同時間可以產的量比其他面條少很多。

不過今天趙扶余卻忽然想到了這種做法,因為他可以利用這種面條的特性,讓味道更加深刻,更加突出!

……

竹升面,擁有堿面的淡淡堿水味道,關鍵卻還在於全部都使用鴨蛋來制作,讓面團比較幹,然後利用杠杆原理,不斷的用粗壯的竹子碾壓面團,達到面團的韌勁十足,並且會擁有脆口感。

趙扶余便是利用一樣的原理,讓竹子不斷的壓制在面團上,有一種壓和捶打混合的力度,使得面團不斷的發生形變,最終導致內部的勁性出現不同的變化。

而要使得這種面條的口感達到極致,就必須是細面並且是極致的細面!

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口感強勁的同時,還能使得面條掛滿滋味。

為此與其搭配的湯汁也必須進行調制過,趙扶余烹飪的第二步的關鍵便在此處。

豬筒子骨,雞架,搭配上白玉菇,冬瓜,西芹,胡蘿蔔,作為一個底湯,另外還有豬肉,牛肉,與烘烤過的大地魚制作的味湯。

兩者混合一起,搭配上剛剛煉制出來的頂好豬油,才是真正的配合這面條最恰當的湯汁。

不同的鮮美碰撞,按照底湯與味湯三比一的比例,再有一茶匙的新煉豬油,並且必須搭配的是剛剛釀造完成,三年成熟的秋油,不能放蔥花香菜,得是韭黃末與胡椒粉。

最後再配上少許的海鹽,都不用放什麽肉臊子,直接在湯匙裏加上一點紹興的紅醋。

這樣的一碗光頭面便足以令人魂牽夢繞,一輩子都難忘記。

當然趙扶余肯定不至於給人這麽一份清湯面,只有韭黃和紹興紅醋,雖然味道余味悠長,卻不符合給食客們得以享受的最大優點。

在制作竹升面面團的空隙,再做一個普通面團,專門用來制作餛飩皮。

這皮子和面條的面團也有相近之處,那就是水份要盡量少些,如此一來就可以把餛飩皮給制作得薄而透光。

皮子一張張做好,按照正方形切開,剩下的就是制作肉餡。

上好的梅花肉做成肉餡配上蔥姜花椒水,一斤肉三兩水,這樣不斷的攪打,同時還得放一點鹽和胡椒,這樣水份才能被肉餡吃進去。

吃進去後,新鮮剝好的蝦仁去掉蝦線後,不用調味就這麽擺在肉餡上頭,包餛飩的時候一個餛飩一顆大蝦仁,就可以了。

肉餡裏的調味便基本已經足夠,所以鹹淡得放得適當。

除了肉餡蝦仁,還有上好的海膽同樣包裹在肉餡之中,雙重海鮮的味道釋放,不用太過調味,與湯汁入口,這大餡的餛飩就已經是極致的美味成就。

可以說為了讓餛飩能夠與面條互相成就,相得益彰,趙扶余也是想了許多的法子。

這種餛飩與面條的經典搭配就是其中的關鍵,但是內裏的一些細小的細節,他也進行了轉換。

這就是需要到品嘗的時候,才能享受得到了。

可以說料理到了這一步,面,湯,料,都已經完成,剩下的便只有組裝。

而這些組裝的方向也極為的簡單,餛飩作為料一碗不用太多,有那麽五顆就足夠,在味湯為基底的湯汁裏滾煮,大火煮熟,肉餡熟度剛剛好,就可以放到已經裝好湯的湯碗裏了。

接著便是面條,極細的竹升面,必須是手工現切的,不能說可以與龍須面比較,卻也是市面上罕有的極細面條了,只需要清水稍微滾煮一下,到面條微微泛著淡黃色的透明,漂浮了起來就代表了面條也已經完成。